伯大惊,皆言见我无踪,亦追随而去,未入竹国。
吾正欲辩解,巫觋突击鼓起舞,言邀诸神为证,命我再述竹国故事。”
“吾心中自得,遂将竹国见闻一一详说,以证吾不欺守诚。
巫觋思虑良久,言我为天之竹君,历劫临凡,今寻得故国、方得君位。
然尚年少、未觉前尘,需好生修习,待德配其位,方可神异滋生、再归神位。”
竹君的故事比周元想象的还要有趣,那时的先民虽然不了解秘境现象,但也能给出一些解释。
并且这些解释还能关联德行,算是不错的约束手段了。
但至今为止,竹君篆书还未出现有关天地大劫、秘境成因的详细信息。
周元抛下手中看完的竹简,再取出第三卷查找。
“再返乡时,吾得众族人拥护,也受众族人管制。
当日族内众议,国君不可暴戮、不可软弱、不可愚昧、不可贪婪,该以何教授国君。
吾当时不知其意,后成年方知,族人欲教出完美之君,再迁入我之竹国,化为竹国之民。”
“众议定论,遣族中青壮护送,将吾送入符公门下求学。
然求学数年,少见符公、多为师兄教导,亦收获良多,明经知礼,自认已有君德。
遂写游记一篇,以证心意,信我者若苦寻竹乡归隐,当纳其为民,与我共建安泰竹国。”
“不想此篇游记为老师所见,招我详询,那日我方知符公之慧何其渊博。”
随后的记载,便是符公的各类教学,直到第五卷时,才出现周元查找的内容。
也是从那卷起,竹君变为了一个记录者,不再阐述自己的故事,而是记录符公的教诲。
符公认为动生静亡,天地与人一样皆在运动,若有一日静止不动了,便会如石头般死寂沉沉。
因此,天地一直在变化,就像人会走向衰老一般,天地也在走向某个终点。
竹简记录一直到现在还较为正常,下一刻却突然笔锋一转,涉及到了天地隐秘。
符公言,天地生于混沌、阴阳分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