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大爷的计划,我是一边听,一边恶心。难道做我们办个事就得那么阴暗?回想起这几个月的事情,我看见了自己在建成身上的影子。
虽然缺德,但这计划我是认为可行的,要执行这个缺德但又可行的方案,就必需要领导同意。于是,我找到了张鸿。
张鸿是一边听,一边没有反应。完了,他只说一句,没事出去干活吧。
四个字,不置可否。
如果大家认为张鸿不负责任的话,那实在是错怪了张鸿,他并非你们想的那样。
这是一个领导的秘技,不答应,是因为不能答应,不反对,是因为不想反对。至于具体意思,自己捉摸去。
反正我是摸透了。
那到底那该死的的计划是什么?
既然有疑问,那就不卖关子了。
我告诉你,这是一个对付钉子户的计划,缺德而又龌蹉的计划。
在了解这个计划之前,我认为,很有必要研究一下钉子户,这个既形象又富有中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发展特色的事物。
钉子户是如何产生的?
作为一个非社会发展研究人员,我只能用不专业的知识来探讨这东西。
钉子,作为名词,是中性的,变了形容词,做了定语,就不中性。钉子户,是贬义词(徐小摩版辞典注解)。
它是这样产生的:
发展商要开发,地方政府总是支持的。于是指着地图,由这一块到这一块,我批准你开发商场,小区,学校,商店,医院。
发展商很满意,于是和政府就签订了发展计划。
风风火火的征地(城市叫拆迁)工作马上展开,一轮冲锋下来,发现剩下几户没搬走。
工作还不够细,还不到位,没关系,工作人员大家伙加把劲,找到业主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外加提高一些待遇,再一轮下来,少了几家,但是还没走完。
能接受条件的基本都走了,再说已经不顶用了,剩下的都是老顽固,实行三不政策,不签字,不买账,不同意。
那该怎么办?
只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继续谈呗。
三不住户说:“给我更多,其余免谈。”
开发商和政府一合计,不行,要的太多,谈下去不划算。
你不答应,我也不搬。
这三不住户就这样钉在了这片待开发的土地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