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为掉所动,心不寂静,不乐寂静,高声嬉戏,諠哗纷聒,轻躁腾跃,望他欢笑,如此诸缘,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他的内心有掉举的烦恼,先看他的意掉,意业掉举,他的内心当中为掉所动,他现前一念明了的心性经常为掉举的烦恼所扰动,所以他内心当中经常是心不寂静的,他就经常向外攀缘、经常是散散乱乱。心不寂静,我们一个人总是有些人事的因缘,这件事情可以谅解;但是比较严重的是下一句话,不乐寂静,更可怕的是他的内心当中根本不好乐寂静,也就是说他对于内心这种掉举的相貌根本不想去改过,他也不知道这是过失相,不想改过当然不可能改变,就是他的意业经常是保持散乱的,而且他也认为这个散乱心是一种功德相,这个是他快乐的唯一根源,这表示他的意掉。
再看他的口掉,「高声嬉戏,諠哗纷聒」:他经常高声讲话很大声,而且经常以高声来嬉戏,来做一些游戏;諠哗就是大声刺耳的音声,这个声音也特别的尖锐刺耳;纷聒就是杂乱无章的声音,这个声音是杂乱无章的、东讲西讲。这个是口掉。再看身掉,「轻躁腾跃,望他欢笑」,轻躁就是这个人轻浮躁动,而且身体经常是跳来跳去的。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呢?因为要博取他人的欢笑。「如此诸缘,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这个就犯到重的突吉罗罪,也就会去伤害到你菩萨的戒体。
壬二、明非染违犯
若忘念起,非染违犯。
这个意思就是说,如果菩萨本身是好乐寂静,但是在特殊的因缘之下,他只是一时的忘失正念,他并不是以掉举来当做他的习性,一时的忘失正念,这样子是非染违犯,虽然是犯到这条戒,但是轻的突吉罗罪,一时的忘失正念。
掉举在《佛遗教经》,蕅益大师解释《佛遗教经》把它分成两段:第一段是属于世间的修学法要,就是你要成就世间的功德,在《遗教经》当中提出两个,一个是布施、一个是持戒,透过布施、持戒而成就人天安乐的果报,这个叫世间修学法要;第二段判做出世间的修习法要,如果你生命的规划是要寻求出世的解脱,这当中就有所谓的七科、七段,就是少欲、知足、远离、精进、不忘念、禅定、智慧。刚开始你想要修出世的功德:要少欲知足;然后就是远离,远离很重要了,远离的意思就是远离愦闹,好乐寂静。
远离愦闹在《遗教经》当中讲出一个譬喻,说我们修行人为什么要远离愦闹呢?它说:「譬如大树,众鸟集之,则有枯折之患。」就是说饶你过去的善根有多么的深厚,你过去生有戒的功德、禅定的功德、智慧的功德,你是一棵大树、有堪能性,但是你好乐热闹,经常跟人群这样往来、跟众生这样往来频繁,你这棵大树就众鸟集之,很多鸟就停在你这棵树上,你这棵树就有枯折之患,被这些鸟摧残到最后枯折而死。
这意思就是说,我们今天站在自利的角度,善根的栽培,你一定要闲居静处,你要找一个寂静的处所来修行,要好乐寂静,这个是一个人在修学佛法,到底你要成就世间的果报、或者要成就出世间的功德的关键点,就是你是不是好乐寂静。
辛二、无违犯相
看戒文:
无违犯者:若为除遣生起乐欲,广说如前 ;若欲方便解他所生嫌恨令息;若欲遣他所生愁恼;若他性好如上诸事,方便摄受,敬顺将护,随彼而转;若他有情猜阻菩萨,内怀嫌恨,恶谋憎背,外现欢颜,表内清净:如是一切,皆无违犯。
这当中有五种的开缘:第一个「若为除遣生起乐欲」,就是说这个人在没有受菩萨戒之前,他欢喜掉举、欢喜热闹,但是他受了菩萨戒以后,他读圣贤之书也就明白圣贤之道,他就会观照到掉举的过失,他内心当中已经生起要去改过对治的意乐,而且他发勤精进,也是用种种的方便来对治心中的掉举,但是一时的烦恼炽盛蔽抑其心而时时现起,这就是所谓的广说如前,这个时候是开缘。
第二个「若欲方便解他所生嫌恨令息」,就是说这当中有人对菩萨有嫌恨之心,可能某一个人跟菩萨过去有点误会,这个时候菩萨跟他见面以后,如果又表现出很庄严肃穆的样子,可能就更增长彼此的误会,菩萨为了化解彼此的误会,暂时的说说笑笑,讲一些戏论的话来释放善意,这个时候主要是在化解彼此的嫌恨,这是无犯。第三个「若欲遣他所生愁恼」,就是初学菩萨跟老参菩萨不同,诸位,我不知道诸位是修学几年,总之刚开始修学佛法这一段是最困难的,因为你要修习善法之前,你要先处理你心中的烦恼,这是一个问题。
我记得我读佛学院的时候,很奇怪,我七十六年度去佛学院,我第一年在课堂上听老师上课的时候,完全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就是这念心跟佛法之间有一个障碍,就是烦恼、妄想,第一年的时候坐在课堂上,听了很久很久,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事情。
慢慢慢慢佛学院读到第二年、第三年,「原来老师在讲这件事情」(呵──),就是内心的这些疑雾比较淡薄了,看到太阳出现。所以刚开始修学佛法会比较辛苦。所以初学者(你看一些人修学佛法,他不是在调伏自己,整天唱歌跳舞、办那些活动,这些人我们就不谈)有志于修学圣道的,你刚开始一定要有一个过程,就是要调伏烦恼,调伏烦恼的时候,这个时候真妄交攻内心容易愁闷,所以旁边的老参善知识就很重要了,因为你自己走过来,你有时候会讲一些开心的事情、开开小玩笑,来告诉他说「其实这是暂时的因缘,烦恼也不是真实的,既然不是真实的,它假借因缘所生,它也能够假借正确的因缘而消灭,它并不是我们想象那么坚固」,所以初心菩萨在修学的时候,他面对内心的情绪烦恼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一时的忧愁苦恼,这个时候老参菩萨会开开小玩笑让他欢喜,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个菩萨本身不喜欢掉举,但是众生有这个需要。
「若他性好如上诸事,方便摄受,敬顺将护,随彼而转」,有些人、特别是初学佛法的人,他的个性喜欢说说笑笑、身口意的掉举,菩萨也认为这个人虽然喜欢掉举,但是可也有善根,菩萨为了要方便摄受他,使令众生能够随顺于菩萨的教化,所以暂时的随彼而转,随顺他的心意而生起身口意的掉举。
换句话说,菩萨本身是好乐寂静,但是为了摄受众生,暂时的随彼而转,这个是不犯。「若他有情猜阻菩萨,内怀嫌恨,恶谋憎背」,就是有一类的有情对菩萨有所误会,他以为这个菩萨要对他做出一些不良的意图,对菩萨有所「猜阻」,这个时候这个有情众生就心怀嫌恨了,说「你要对我有不良的意图」,这个时候就恨这个菩萨,而且准备要弃舍菩萨而去,可能要去学习外道、或者亲近恶知识了;这个时候菩萨为了挽回这样的一个因缘,暂时的现出欢笑来表达内心的善意,就是「我没有这个恶意的,你误会我了」,以身口的这种掉举欢笑来表达自己的善意。这种情况,「如是一切,皆无违犯」,这个都是为了摄受众生的方便。这个地方就是说菩萨本身是好乐寂静,但是为了摄受采取一时的方便。
这条戒我们讲一下。曾经有人问我说:我们怎么知道一个人适合出家、一个人不适合出家?同样是有善根。我个人认为:好乐寂静是一个标准,你要是个性好乐寂静,你这个人适合出家;如果你好乐热闹,你最好不要出家,你会出事情、会出事,这种出家枯燥的生活你没办法相应。你就是内心当中以寂静为乐,这个人适合出家。当然出家、在家都能够往生净土,但是你怎么知道你适合出家、不适合出家呢?这是一个判断点。好,我们休息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