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苏轼早早起床。
搬来这边几天时间,住着大宅子,苏轼的心情似乎好了许多,也不再昼伏夜出了,时不时就到东门外散步去。
他刚刚起来,便看到平日要睡到日上三竿的苏允扛着锄头,正与阿回往外走去,不由得有些纳闷问道:“阿允,你做什么去?”
苏允看到苏轼一笑道:“叔父,东门外那片你经常去散步的山坡你还记得么,我托周湛给买下来了,我准备去开荒,种点稻麦水果蔬菜什么的。”
苏轼诧异道:“家里的情况已经差到这种地步了,竟然要去开荒?
那块山坡我知道,约有五十余亩,但是荆棘丛生,瓦砾遍地,极为贫瘠,要开荒可能要花费很大力气的。”
苏允笑道:“那倒不至于,咱不缺钱花,不过是找个可以活动筋骨的活干干,而且自己种的瓜果蔬菜吃起来更香。”
苏轼失笑道:“你这猴儿,你天天在院里舞刀弄棒的,还不够你活动筋骨的,我看你就是闲的,要不再给你搞点功课?”
苏允闻言连连摆手道:“我现在每天要抄汉书,还得学那公文写作,功课已经够多了,您就别难为我了。”
苏轼呵呵一笑道:“走吧,我跟你去看看。”
三人结伴出了东门,走过一段黄泥路,便看到了那块山坡。
还离着数十步远,便看到山坡上已经是人声鼎沸。
苏轼笑道:“忘了跟你说,也不知道是哪个吃饱了撑的,在山坡上建房子,在山坡上平整了偌大的一块地,怕不是要建个大院子。”
苏允嘴角抽了抽道:“叔父,你说的那个吃饱了撑着的,应该就是侄儿。
侄儿将这块地拿下来,一是为了开荒,二是为了建几间瓦房。”
苏轼闻言失笑,又诧异道:“大院已经够大了,你还建房子作甚?”
苏允笑道:“再过些时日,叔母他们应该就要抵达黄州了,乌央乌央二十来人,咱们那大院虽然不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