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钎子来拨除山参周围的泥土,而罗易手里的这两枚恰好就是。
在这个时候,每拨弄一寸土时所发现的根须,都有可能是那枚野山参的根须。
这个过程叫做抬参。
抬参的过程无异于考古!
从参杆茎向下,露出芦头后,要顺着芦头开始向下捋着挖,一直到人参根茎露出。
再向下的主根附生的根须有的像牙签粗细,再细点的,甚至像玉米须一样。
不管任何细小的根须都不能挖断,否则就不能保证这枚野山参的完整性。
而且,每一根清理出来的根须,都要随时用刚刚挖到一边的原土轻轻掩埋上。
以防止挖出来的根须水分流失。
罗易整整采挖了将近两个小时,才把这一枚四品叶野山参完整的挖出来。
这是枚双芦头野山参,目测也就十一二克的样子。
山参离开原土之后,罗易立即将其放入苔藓,再抓几把原土洒在上面。
用苔藓包裹起来后,最外面包上桦树皮,再用榆树皮当绳捆好。
这叫做打参包子,可以给野山参起到保鲜的作用。
参包子打好,将刚刚挖掘过的地方用原土填平,在上面插好树枝,再把最开始揭掉的草皮子铺上去。
接着便是砍兆头了。
罗易仍旧选了带有老兆头的那棵百年红松树。
拿镰刀在一米多高的位置削去一块树皮,左边一道横杠,右边四道横杠。
再取火堆上的一根烧的最旺的木头拿出来,在砍好兆头的地方熏烤一下。
“希望下一个进山的人,也能有好兆头!”
罗易在离开这杠梁时,特意环顾了一下四周的环境,将之记在脑子里。
在挖到这枚野山参之前,他说过若跟野山参有缘,事后必会把所有礼数补上。
这事他必须要说到做到。
这是跑山放山的规矩,千百年来都是如此。
一般情况下,曾经出过大野山参的附近,都会有放山人自发供奉的老把头小庙。
这种庙也叫老爷府,基本上很简易。
用木板或石板搭起的小庙,那上面虽没有雕像和画像,但在长白山这一带,却人人都知道那供奉的是一方吉神孙良。
但这一路上罗易却并没看到老把头小庙。
在往回走的第三个杠梁时,却看到了一抹奇怪的身影。
距罗易大概有五六十米的样子,成年人的身高,狗熊一样的体型。
在茂盛的灌木和软枣藤中间缓慢穿梭,时不时还停下来左右看看,像是在寻找着什么。
“那是啥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