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老板是个年逾六旬的老头。
“不呢,掌柜的。你这茶馆来往的人多,新闻故事多。我们以前在古县呆过一阵子,很久不来古县。今天只是到处逛逛。看看古县有什么变化。掌柜的生意可好?”
“生意呐倒还过得去。这码头市口好,人来客往的。”老掌柜的说道叹口气。
“这是比以前差了一些。哎,世道不太平。你几个刚刚也听说了?这馆子里人人都知道,昨天夜里,闹革命党。知县大人折腾的够呛。这样胡闹下去,终归不好的。哎!小兄弟,你不是本地人?”
“奥,我家乡是苏州府。”
“哎呀,怪不得,听口音就熟悉,搭着苏州的味道。老朽也是啊。真巧了,异地偶遇乡音,难得难得!”老掌柜一拍桌子,瞪大眼睛。
“哎呀,我听掌柜的也有一点故乡口音,没想到果然是,幸会,幸会。来来,请坐下叙叙。”
掌柜的转手把单子交给伙计吩咐下去,多加两个菜一壶酒,自己坐下来。
自叙姓黄离家三十载,辗转到此。随着年岁渐长,对家乡思念日切。白树新把自己知道的家乡的事情细细道来。老头听着听着,几杯热酒下肚,竟然搅动心肠,眼角挂起泪珠。
“哎,老朽年逾六十,人生在世,料无多日,我想把这茶馆盘出去,带着老婆孩子回去故里。人老了,终得落叶归根。可是现在世道凌乱,也盘不出个好价钱了。”
黄老头见闻广博,又和他们聊了许多外界的事情,说起广东那边闹得最凶,这三个也听的津津有味。忽而听到招呼,起身去招待楼下的新客。
“五哥,我们把这茶馆接下来吧?”
“六弟,你说接就接。”
黄掌柜的听说这个老乡要接他的馆子,非常的高兴。“小老乡,我这个馆子经营三十年。算我的一辈子心血。市口好,生意好。盘给别人我老汉还有点不舍得。好像割去了我老汉的心肝宝贝。盘给你,家乡人,就好像还在自己的手上,哪天你回到苏州,见着你,就像还能见到我的茶馆。这样,我盘给别人要价一百两。盘给你,我只要七十两。哎,听到家乡口音,就像自己回到家乡了。”
经过一番推托,白树新终究是给了黄老汉一百两银子,盘下来这家茶馆。老五想我这六弟是读书人出身,也漂流他乡,黄掌柜的是他老乡,或勾起了我这六弟的思乡心思了,我这六弟终究不是一辈子做胡子混草莽的料。
三个人又去古城最热闹的大街。去了趟尚家药铺所拜访。老尚家在县城的药铺,是尚家药材的周转地,由尚家老二尚亮打理,也给人治病。尚亮也知道目前莲花塘的局势,不敢怠慢。尚家对面就是唐家的山货铺子,两家铺子无论开到哪里都双胞子一般如影随形。
靠近黄昏,三个人离开尚家药铺,溜达到县府衙门。前面兵丁把守,街面上也时常由巡逻游动。衙门左侧就是标营。县衙的官队马队就在里面,随时能保护县衙。对面一溜沿街商铺中有大小几家酒馆,有的阔气,有的狭小。时常有标营的军官,兵丁进进出出。还有来县衙公差的差人。
三个人找了一家不大不小的馆子吃了一顿。一顿饭之后白树新又买下了这家酒馆。掌柜的本没有卖的意思,白树新出了市价多一倍,掌柜的心想这么好的价钱,过了这村没那店,没有理由不卖,另寻别的店面重开一家就是了。
老五这时候才发现老六买茶馆不仅仅是念及故乡。回去的路上。“老六,你买铺子上瘾了。”
“嗨,五哥,不瞒你。买铺子不是赚钱的,是赚消息的。”
“奥,老六精明着,需要我做什么?”老五点点头。
“五哥,铺子买了。经营你得负责了。找一些人负责茶馆和酒馆的日常经营。这些人最好是开过茶馆和酒馆的,还要机灵可靠。山寨里有这样的兄弟吧?”
“有的是,咱山寨,三教九流行行有,我回去安排。”然后老五奔青云峰,中英跟着白树新直奔莲花镇。天色已黑,两匹马一路飞奔刹那间来带哨卡,两个人勒驻马匹。举着火把的哨卡走上前来,大吼道,停下!下马!。
待走进一看,呦!六当家的,是您呐,回来了。这时候郭效也从哨楼里跑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