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隐者”只需要针对某些特定的程序作出反应即可,现在他需要的是具有学习功能的智能软件。他想到了“图灵测试”,这种测试是列举一系列的问题,以问题的结果来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图灵测试”并没有统一的问卷,他让杨晓华尽可能多地收集类似的测试问题。
接下来的一周,吴凡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埋首于这些繁多的图灵测试问题中,翻来覆去地研究这些五花八门的问题,他明白了这些问题背后的含义,机器可以极快地运算逻辑和数学问题,也可以在庞大的资料库中迅速地检索出常见问题的答案,但它缺乏必要的分析和推理能力。他改变了思考的方向,他决定先要设计一款软件,用这款软件来测试和评估一台机器的智能水平,并要给出量化的数据结果。
最终他罗列出了130道单项选择题,这些题目包罗万象,包括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文学艺术和生活常识。他谨慎地选择每道题的四到五个答案选项,仔细地调整每道题的分数和权重,还在这130道题中设置了两道逻辑陷阱。他再三模拟测试得分结果,满分为100分,具体分类如下:
0-20分:无智能。机器只能遵照指令进行运算和检索答案。
20-40分:弱智能。他称之为学习型智能,机器可以从现有资料和答案中学习并作出基本的模仿。40分他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门槛,超过40分才可以认为具有完整的智能。
40-60分:中等智能。他称之为分析型智能,机器可以分析问题本身的逻辑,并给出准确答案。
60-80分:强智能。他称之为推理型智能,机器不但可以准确地回答单个的问题,还可以分析不同问题之间的联系,具有基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这已经很接近人类的初级智力。
80-100分:这是正常人类(具有中等以上的教育程度和社会经验)的测试得分,机器很难或者不会达到这种水平。
吴凡把整理好的测试题目和评分权重都交给杨晓华,让他编制成软件,这件事本身并不难,用常见的C语言就可以编制。杨晓华很高兴,毕竟这是他到四方科技工作以来接到的第一份软件编写项目,他只用了四天就交了作业。吴凡看后,做了一项简单的修改,那就是这130道题要重复测试10次,每次都会随机地打乱问题的顺序,最后取平均分值。吴凡给这款软件命名为“智能测定”,让杨晓华拿去四方科技的制造工厂去测试验证。
杨晓华很快拿回来测试数据,结果和吴凡所预估的基本吻合,市面上的硅基芯片电脑得分只有几分,四方科技公司自己制造的混合芯片的个人电脑得分高一些,但也不会超过20分。吴凡自己私底下也测试过“隐者”,曾经得到过26分,但也仅此而已。
下一步就是最困难的部分,如何在开发的系统软件中培养机器的学习,分析和推理能力呢?吴凡日思夜想,他仿佛又回到了几年前最终创作“隐者”程序的思考阶段,那种“生存算法”已经在“隐者”系统上面证明有效,“隐者”的算法模型中只针对少量软件(防火墙和扫描程序)的特征参数进行计算,要想机器具有广泛意义上的智能,那所对应的特征参数应该是什么呢?他想到了两点:数学和逻辑,他列出来数学的一些基本公式,包括微积分,还有一些逻辑运算公式,他仔细地筛选和斟酌这些公式,尽量减少运算量,最后还是写满了整整四页纸。
吴凡和杨晓华开始着手建立函数模型,他们废寝忘食地工作着,经常让人把饭菜送到办公室来,有时候甚至工作到深夜,两人就睡在机房里面。杨晓华负责把这些公式遍成函数,吴凡则编写主控的“生存算法”函数,并把杨晓华不断完成的一个个计算函数加入主函数。他越做越是惊心,他甚至不敢去估算这个计算量,但他很清楚这必然是个天文数字。
经过了无数个艰辛的夜晚,不知不觉中已是夏天,他们完成了所有的函数的编写。他们不能在大型机上调试,只能在外面的服务器终端上模拟,再继续调整代码。最后的编译阶段完成后,杨晓华对着一脸疲惫的吴凡说:“吴总,给它取个名字吧。”吴凡想了想说:“AI或者智能这样的名字现在是满天飞,还是不要用了,就叫它“初代”吧,First Generation”
上午,两人来到机房,吴凡说:“开始输入指令!”杨晓华导入已编译的机器指令,然后重新启动了大型机,这种大型机每次重启后需要半小时以上。“初代”开始运算,他们在终端的显示屏上检查运行状态,数据运算量在一个小时以后就达到了顶峰,以97%的算力全速运行着,吴凡站在一边,他想象着混合芯片中那些庞大的数据流在不断地并行和汇合,然后分开又回到“生存算法”函数,数以万亿计的结果同时产生,大部分会被舍弃,小部分再次回到芯片中,又会产生更多的数据结果,这是数据的宇宙!
第二天刚上班,杨晓华匆匆跑来找他,两人赶忙跑进机房,大型机已经停机了,查看系统日志,记录显示数据量过大造成宕机,吴凡调出中断指令记录查看,发现在昨晚11:40由于计算量过大,内存溢出,无法进行下一步的计算。吴凡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初代”系统撞到了算力的天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