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的郡首剧县,不比齐郡临淄要小。
这里的封王属于光武兄长一脉,多年册封下来,剧县不断地往外扩,便成了座大城。
就连道路都宽了不少。
眼下百姓被遏禁在家中,倒方便了刘备大军进城,不会引起什么骚乱。
等军吏来禀报,长吏王脩带着军士把守住城里各处要害,彻底掌控剧县之后,刘备才放下心,有了些安全感。
听见是熟人王脩做向导引路,刘备也不禁轻笑。
跟着带路的孔融前往郡相府邸,同时王宫也诚邀刘备做客,被他暂时拒绝。
北海郡府邸的前堂,及后面诸多院舍被孔融让出来,给州部处理公务和钩稽各县库存粮草、田地、户籍名录等事宜。
本来就需每个月向州里上计一次,恰好这次使君赶来北海,就一齐交给州部的掾史吏们核对。
牵招看着数十僮仆抬着一筐一筐的文牍进来,很快堆得像一座小山。
忍不住头皮发麻。
这些积累的簿籍录册,至少有大半年没往州里上计了罢。
牵招看了一眼刘备,似乎在祈求什么。
而刘备却没看到,正询问北海掌户曹的掾、史两人,黄巾民变前后的人口变化情况。
刺史坐在堂前拿着文牍,时快时慢地提问,两人背后微有点冒汗。
毕竟能直面一州刺史顶住其气势,能面不改色滔滔不绝者,又有几人能做到。
有问可答已是不错,掾长时常停顿思索,中年的史吏则胸有成竹,虽回答过慢,却不会哑口无言。
从表面看,史吏无疑要比掾长在政务更下工夫,懂得也比他多。
刘备轻微点头,抬头随意问了一句:“史吏也是北海人士吗?”
头戴进贤冠,瘦黄身材的八字胡须文士,见礼道:“回禀玄德公,小吏正是北海人。”
“长吏姓名能告知否?”刘备拢回了竹简,又问道。
这个人责任心强,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岂敢不从公命,小吏乃北海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