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实验室重现,任务完成的余波还在他心中激荡。他深知,新的挑战已经在前方等着他,等待着他继续书写自己的传奇。
在模板的加持下,陈飞如有神助,飞速敲击键盘,仅仅一个晚上,一个生动有趣的个人陈述就完成了。
我对生命科学的热情始于大一的课堂,但真正燃起科研梦想的,却是在实验室中一次次面对挫折与成功时所获得的深刻体验。从一名好奇心驱动的本科生,到如今作为一名追求科研独立性的准研究者,这条道路上我一步步走得并不轻松,但每一步都让我坚定了科研探索的信念。
我的本科阶段在海城大学基础医学院度过,主修生物化学方向。
在大一期间,我表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并获得了校内生物竞赛和物理竞赛的个人一等奖。
在这一时期,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全英文的课程——生物化学与癌症,这让我初步理解了癌症发生发展的生化机制,并提升了我的英语学术能力。
随着课程的深入,我对肿瘤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希望能够进一步探索细胞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大二期间,我顺利进入了拔尖计划,并通过了海城大学顶尖学子展望计划的课程。
在这段学习经历中,我跟随一位知名教授学习了肿瘤与免疫系统的关系,撰写了两篇具有深度的essay。这段经历让我不仅加深了对肿瘤免疫的理解,也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科研写作能力。
科研的真正起点,是我加入了马教授的实验室。
初入实验室的我从最基础的实验技能学起,如质粒构建、小鼠基因型鉴定,免疫印记杂交实验以及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这些实验技能的训练为我后来的科研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学会了如何在实验中耐心探索,如何面对失败后重新设计实验,并逐渐形成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三时,我独立承担了一个完整的科研项目,研究TP53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