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这就好比种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足够高,那就是在让更多人知道并了解绒花,就是在传播这项非遗。”

    “所以,你发现了吗?小许。”杨雁安说着抚掌给许意迟做了个总结,“包括绒花爆火之后,一同被带起来的通草、绢花,花丝镶嵌和掐丝珐琅,凡是这些已出现复苏之势的非遗技艺背后,都有这么个完整、庞大而有迹可循的传承链条。”

    “它们先是借着某个机会提升了自己在大众间的熟知度与认可度——这个机会可能是借助了某部剧的播出,可能是某条短视频的爆火,也可能是某个全国乃至国际性会议的召开……”

    “总之,当传播度到达一定程度,便会有大批人或因跟风好奇或因真心喜爱,而被拉来体验这项技艺,体验过后又会有那么一部分人选择留下并继续深入研究……”

    “于是市场拓展,爱好者与从业者的这个圈子被不断扩大——当这二者的规模发展到一定界限,量变引起质变,新的技术改良思路与题材选取方向,也必将呈井喷之势爆发。”

    “这就好比种地。”杨雁安思索着扔出个类比,“你想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栽种出最优质的粮食是很困难的,非专心投身于此的专家学者们,几乎不可能做到。”

    “但你在一块极其肥沃的农田上认真撒下一把种子,却很轻松便能收获一大片青葱的禾苗。”

    “如果说一项非遗文化,便是你准备播种下的粮种。”小萝莉满目郑重,“那么群众对该项非遗的认知与接受程度,便是那片土地。”

    “生机是由发展和进步中带来的,而发展和进步,又大多源自于丰厚且肥沃的民众基础土壤。”

    “将一项技艺文化,长期主动或被动地困锁于一个小圈子里,是件很危险的事,这么做,轻则会让人故步自封,重则无异于是在自取灭亡。”

    “一个能将该文化传播出去的、能让更多群众切身参与进传承链条中来的良性循环,才是能让一项非遗文化长久传播下去的保障呐,小许。”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