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1章 大战落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我们的雇佣军,至于薪酬嘛我们可以坐下来协商。当然为了不使大使先生为难,也为了掩人耳目。你可以转告青岛守军司令官,象征性的抵抗一下,如何?”

    德国大使权衡一下利弊,感觉卢一鸣的条件基本能接受,随后双方就细节等问题进行了一番探讨,基本上达成了秘密协议。接着卢一鸣在外交部召集各国使节,公开宣称对德国在中国的所有设施进行全面接管。各国使节纷纷质问,中国此举有驳巴黎和会的精神。卢一鸣义正言辞的说道:“中国作为战胜国一员,为战争作出很大的贡献,完全有理由在中国境内接管德国的一切设施,这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各国使节突然感到,曾几何时中国的态度突然强硬起来,面对咄咄逼人、日益强大的中国,美英法等国大使顿时无言以对,只能采用老套的战术,威胁中国后果自负。

    11月下旬,首都军区刘云龙副司令员率领两个军包围了青岛守军,随即发动了进攻,青岛德守军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在其司令官率领下放下武器“投降”。中国军队顺利“攻占”青岛。举国上下顿时欢乐无比,所有媒体开始大肆报道,所有文人骚客粉墨登场,强烈的舆论导向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场冲击波,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中国民众的呼声,立即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美国一家有权威的报纸以一篇“崛起的东方大国”为题目,迅速占领了舆论的制高点,其不友好的言论随之响起。为此卢一鸣有些苦闷,在巴黎和会即将召开之际,这绝不是一个好的信号。恰在此时,苏维埃政府经过充分的准备,在多条战线上对高尔察克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在世界和平呼声空前高涨的情况下,俄国境内战火又起,自然吸引了舆论的眼球,再加上西方世界对苏维埃的恐惧,一片声讨声四起。因中国引起的不好言论成功的被转移。中国的压力随之减轻,因为战争永远是人们关注的最大焦点。私下里卢一鸣不由得感谢老毛子,真够哥们意思,而俄国由此拉开的战争序幕,这两年不会消停。卢一鸣自信再给它加点盐、推波助澜一下,让他打得更久远一些,对中国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在形势如此利好的情况下,卢一鸣再一次和德国大使进行磋商,有关德国人在华人员的安置问题,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下,达成了一篮子协议。一万余人驻青岛的德国守军在自愿的情况下被分成了几大部分。首先由青岛前德军司令官,率领三千人马,保留其编制,整体加入中国国防军,并且秘密调往吉林省吉林市驻扎。

    德国海军人员约有两千人,再加上数十艘大小战舰,整体加入中国海军,并且打乱其编制进行混编,顿时中国海军的整体实力和素质得到了加强和提升,起码有了近海防御的自卫能力,对于快速发展海军起到了推动和积极的作用。

    其他有关军事人员被分流到首都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和西南军区,主要目的是加强各支部队的正规化的建设,提高整体的军事素质和战斗力。其他工程技术人员或有一技之长的人员,也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受聘于工厂、学校、政府部门等各个领域。通过如此安排,卢一鸣相信,中国国民经济强势的增长势头,必然会吸引战后的德国人来此淘金。

    几天以后,远东共和国财务大臣雷兹曼秘密来到北京,就鞍山钢铁厂的股份以及营口铁路支线的股份,以这次远东战事所花费的军费,进行折算以后转让给中国等其他的相关费用,在北京与卢一鸣正式签订文本。

    正式节目进行完以后,卢一鸣以私人身份招待雷兹曼先生。在酒宴上卢一鸣举着酒杯道:“雷兹曼先生,你我的身份变了,但你我之间的友谊没有变,感谢你我多年来精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