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温暖的春天过早的光顾了欧洲北部广袤的地区。位于欧洲西部、北海东南部的德国,也愉快的投入春天的怀抱。坐落于德国东北部平原、易北河的支流施普雷河注入哈佛尔河河口的柏林,更是在春天的气息中,展现独特的魅力。
德意志民族最早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移居中欧的民族。早在公元前境内就居住着日耳曼人,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了部落。公元10世纪形成了早期的封建王朝,13世纪中期走向封建割据。18世纪初奥地利和普鲁士崛起,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组成了德意志邦联。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普鲁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联邦,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
然而,德国在1914年至1918年,历经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战败国,第一次蒙受了巨大的耻辱。意志坚定的日耳曼人,,面对领土被分割、钱财被拿走的局面,岂能善甘罢休。由于中国这个异类的出现,德国的发展轨迹于后世历史,完全背离了原有的轨道。
其实德国自战败以后,于后世历史不同的是,由于中国这个崭露头角的畸形怪胎,其新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中国包括新组建的犹太国家,接纳了德国战后的军事工业、造船工业等所有领域的过剩产能,与此同时,中国广阔的市场,又为德国的工业制品提供了倾销之地。
新成立的魏玛共和国,采用务实的态度,大刀阔斧的进行经济改革。他们鉴戒中国的成功经验,利用德国马克贬值的契机,大胆的下出了出口创汇这盘好棋。拒不完全统计,中国市场对德国经济的拉动,贡献率达到了百分之四十,至少有100万人先后涌上中国的土地,或者从事与中国的经济贸易。这样一来,反而使德国的海上运输和贸易,出现了蓬勃向上的大好局面。仅仅两年时间德国经济便抑制了下滑的趋势,并且开始好转。
还有一个因素也不能忽视,战后英法两国迅速卷入殖民战争,巨大的消耗,促使他们被迫到德国采购工业制品甚至军火。尤其是军火工业的需求,反而让德国的军工企业得以保留,相反一面不难看出,无形之中,为德国的鲤鱼翻身埋下了厚重的一笔。
自兴登堡总统上台以后,不仅延续先前的政策,而且有过之而不及。他抓住中日战争的契机,利用美英法对中国开始经济封锁,德国迅速接纳了他们在中国市场的经贸份额。尤其是中苏战争爆发以后,使德国更加如鱼得水,一发而不可收拾。
德国政客包括兴登堡总统本人,面对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尤其是面对风云突变的世界形势,他们必须在政治上有所建树。精明的德国人,开始在政治上展开斡旋。首先他们响应美国人的号召,在技术领域对苏联进行支援,同时又把工业制品倾销到苏联境内。另一方面,他们要求美国政府,减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