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章)朝会、议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还有其他因素,比如运气,也可能浪费很大一部分天才。

    但就算是这样,一亿八千万人里面选到最后,那是个个都是人才了。

    不说别的,起码前人费尽力气设置的考试,设置了一堆考试,这些后来人是一个一个全都解决了。

    既然他们能解决这么多环节的试卷,那么解决不了现实中的问题吗?

    就算他们解决不了,那连试卷都解决不了的人,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吗?

    有可能!

    但概率极低,低到不是一个国家应该去尝试的。

    刘彻开始思索了起来。

    职称?等级?两院荣誉?

    衙门官员和企业管理者可以平调?互调?倒是有意思。

    此时,梅黑夫站了出来,对着霍海行礼,然后才开口:“霍大人,有个问题。”

    全场都转头看了过来。

    要说现如今大汉的企业代表,谁能超得过梅黑夫的名声?

    如果这套体系搭建起来,那最占便宜的就是梅黑夫。

    因为后来人都得考试,然后一步一步往上爬。

    而梅黑夫呢?直接就在顶峰上坐着。

    很有可能直接平调到朝堂当一方大员。

    而且以他的经验,未来他可能是司马相如那个位置的有力竞争者。

    霍海:“你说。”

    梅黑夫:“霍大人,我举一个极端的例子。”

    “比如,有一个人,建立了一家企业,企业规模和同关煤矿一模一样,也是座煤矿的,同关煤矿给大汉交税多少,他们就交多少,同关煤矿养活了多少大汉子民,他们就养活了多少。”

    “这个企业的董事长或者说总经理,按道理来说,社会地位应该和我是一样的吧?”

    大家都想了一下,忍不住点了点头。

    企业不是衙门。

    既然官企不能一体化,只是人员可以一体化。

    那么梅黑夫的话的确是有道理的。

    也就是说,这个私人煤矿的总经理,和梅黑夫这个朝廷高官,对于社会的作用是一样的。

    但是回过头来,他们地位却远不如梅黑夫。

    因为梅黑夫随时都可能摇身一变成为一部之主官,甚至退一步可以去任何郡当太守绰绰有余。

    而这个和梅黑夫实际上每天干的活儿是一样的,能力也是一样的人,却没有这种可能。

    梅黑夫继续:“那么,这个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依旧当他是个平民?”

    “难道朝廷不应该把他这份能力给利用起来吗?”

    “再有一个,如果他没有任何权利,只是一个平民,那怎么杜绝我这样的人,通过朝廷的力量去打压他和他的企业?”

    曹襄在旁边都听蒙了:“梅黑夫你这是胳膊肘往外拐啊。”

    “你这个设想,不是帮外人说话?作为朝廷企业的管理者,全部利益归朝廷或者归陛下,当然应该有权利,他是私人企业,是给自己赚钱的,有什么好说的?”

    “比如我手底下有个人,开办了这么大个煤矿,然后我还要让他有和你一样的权利?那不是他僭越,是我僭越啊!”

    大家转头看向曹襄,咦,这家伙在这方面脑子还是清醒的。

    的确啊,你给私人赚钱的,你凭什么有资格和给皇帝赚钱的人一个地位,你什么档次?

    梅黑夫摆了摆手指:“不不不。”

    “无论是私人企业,还是国企,对国家的意义是一样的,因为朝廷想要收多少税,就收多少,无论是私人的还是朝廷的,能养活的都是一样多的人,能提供的税收也是一样的。”

    “唯一不同的是,朝廷的企业具有带动意义,可如果到了同关煤矿这种规模的企业,是不是朝廷企业,都有带动意义,只要这家企业也是真心忠于大汉的那就是一回事。”

    “唯一的区别是,朝廷企业,陛下有朝一日需要钱了,可以把它卖了。”

    “但是,这可能性并不是太大。”

    如果不卖,那就是一回事。

    对于私人来说或者官员来说有区别,但是对于国家来说,区别真不大。

    这个时候梅黑夫看大家还在思考,专门停顿了几秒,然后才继续:“而我说的问题是另一回事。”

    “比如这个人……就叫张三吧。”

    “张三有一家煤矿,和我梅黑夫的煤矿规模一模一样,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一样,对朝廷教的税收也一样。”

    “但是他无论怎么发展,利益都是属于煤矿的,他也永远是这家煤矿的总经理,而我梅黑夫,如果能竞争超过他,那就是天大的利益。”

    “两家超大煤矿开创的市场摆在这儿,假如我用点朝廷内部的小手段,把这家公司打压下去,岂不是市场就归我一个人了?那不需要干别的,出货量就暴涨。”

    “那我自然而然就立大功了,立大功后,岂不是就升职?”

    “那岂不是……百年之后,整个朝堂内部,都是这种人?”

    是啊,正经竞争哪儿竞争得过这种手段?如果这样就可以升职,那未来能升上去的一定都是这种人。

    谁有能力说自己不动用权利,就和这种钻空子的人发展一样好一样快?开挂吗?

    所有人都思考了起来。

    对啊,实际上这个设想中的梅黑夫,不是为了朝廷国家的利益,而是为了自己能够升职。

    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需要博弈的问题。

    按道理,今天站在朝堂上的人,都是官员,应该无视这种问题才对。

    但实际上,今天在朝堂上的所有人,几乎都有另一个身份,资本家。

    倘若有一天不当官了怎么办?

    岂不是自己也要面临这样的恶意竞争?

    这个问题说白了,就是给不给私人资本家政治权利的问题。

    现场有些人是勋贵,是侯爵,但是有些人可不是。

    就连今天来当托儿的金北也思考起了这个问题。

    自己只要做得好,很快就能入主中枢,最多也就是五六年最多不超过十年二十年。

    那自己说话在同僚那儿什么重量?

    而未来做橡胶产业的人,和自己同样的体量,却被自己的同僚完全管辖,吃死了。他们哪儿敢反抗?

    但反过来讲,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以后什么都属于朝廷什么都属于皇帝本人?哪不对啊!

    满朝文武突然意识到了一点。

    不能这样啊,如果这样的话,那不出十年,天下财产,全都是皇帝一个人的了!

    以前说天下是皇帝的天下,那是形式上的。

    现在有可能成真了啊!

    但是刘彻也不想要全天下。

    刘彻早就已经明白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如果天下是一千,皇帝占据百分之百,也只有一千。

    如果天下是一千万,皇帝只占据百分之一,那也是十万。反而多出一百倍。

    这种恶劣的竞争能行得通,那谁还做私企啊?那不都跑去当官去了么?

    那不又回到了原点么?

    整个大汉的经济活力岂不是瞬间消失?又全变成老样子?

    你说用法律去保护他们?没用。

    一句话,只有有话语权,能上的了台面,才能避免这一切的发生。

    说白了,资本家也需要一个上升通道,表达自己的途径。

    霍海:“朝廷百官,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开这样一个朝会,并且开会的越来越密集了,隐隐有了固定开会的趋势。”

    李蔡补充:“不是隐隐有了,而是已经固定了,目前在朝堂纵览全局的三公九卿每隔三天就要开会一次,只是大朝会和中等朝会,是随机的而已。”

    霍海:“既然如此,朝会固定化,三公九卿作为小朝会核心,每次开会按需求扩充一定人数。”

    “中等朝会每隔一周开一次。大朝会每隔一个月开一次。”

    “同样的,建立一个由非朝廷官员组成的会,也用来议事,就叫议会。”

    “议会没有小议会,而是上议会下议会,上议会是由大资本和重要的国企管理者构成,每个月开会一次,而下议会扩大为有一定规模的数量,规模和大朝会人数一样,每隔三个月开会一次。”

    “而如果有需要,陛下可以随时召开任何一个会。”

    这个上下议会和大中小朝会的形式,其实就把权利分的稀碎了。

    这本来就是刘彻一直在追求的东西。

    理论上大中小朝会和上下议会,需要皇帝先交出权利,然后再开会。

    但是事实证明,强权从一个人身上剥夺出来,最终也还是会汇聚在一起,所以霍海提都没提什么立宪这些东西。

    刘彻听完后起身:“朝会的确应该固定举行,如今每次举行都让羽林郎通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