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拓的棺木到了。
“阿黛,伞快拿来。”有人看到阿黛有些发愣,连忙叫道。
“哦。”阿黛应声,连忙上前,先是将手中的伞分给别人,然后打开手中的伞,撑在于老夫人的头上,而这时,等她再要细看那飘渺的身影时,却是不知何时,已消失不见了。
难道刚才是她眼花了?阿黛嘀咕着。
此时,棺木近前。
于老先生和于老夫人仰天痛泣。
白天人送黑发人,终是人间至惨。
……
远处,几个守门的老卒也靠在城墙边看着。
“于家怎么把赵将军的遗体运回来了,赵将军不是恭王府的人吗?”边上几个混小子嘀咕着。
“哼,恭王府,赵拓一下牢,恭王府就把他除名了。”一个老卒哼哼着声音。天家无情,高门无义。
“不过这样也好,赵将军可是我们钱塘的骄傲,其英灵就该葬在我们钱塘的南北高峰。”这时,那老卒又嘟哝的道。
“还骄傲呢,抗旨杀使,大逆罪。”边上的混小子故意抬扛的道。
“臭小子,你懂个啥,抗旨,是因为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而杀使,军前,凡动摇军心者,杀!!!这是当年老恭王留下的杀令。”老卒道,一双浊黄的眼睛望着细雨蒙蒙的长空。
若非如此,何以治军。
而这样烟雨蒙蒙的天气,在塞外是看不到的。
塞外的天气,苦寒,漫天黄沙,大块的山石,靛蓝靛蓝的天,有着天高地远的胸怀,亦有着燕山幽怨的乡愁,不过。现在回忆最多的却是袍泽之情,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痛快。
还记得当年老恭王说过,或者朝中那些个大佬有着种种的想法。但作为一个将军,又或者一个出征小兵,脑子里想着的只有一件事情,那便是杀敌。
赵将军不愧是老恭王的儿子,有老恭王当年的气愧。
只可惜,老朽生不逢时,未能在赵将军的麾下当一马前卒。
想到这里,那老卒抢过边上混小子的酒壶冲着那棺木的方向一敬:“敬将军,走好!”
……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山烟雾中,春来愁杀侬。
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峰。
西湖的画舫里。不知哪家姑娘唱着曲儿,煞是好听。
而此时,送棺的队伍继续前行,要将赵拓的棺木停在北山的一间寺庙里,等做足了七天的法事后再下葬。
只是山间路滑,颇有些难行。
“婆婆,小心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