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又何至于招惹匪人过来灭门呢?
要说起来,何家累世积攒两百年的家业,哪怕平时败家得厉害,今夜又被匪人过来抢掠无算?那是十成的浮财里,怎么着也要去了五六成才对。
那些匪寇,是绝无可能把何家财货一扫而空的。夏口镇上,明白事理的人家多了去呢。盗匪也是人,他们也怕官兵、民团过来缉拿,还要匆忙赶着跑路,怎么可能竭泽而渔?
可就算何家剩下的三五成浮财,也足够镇上的人家眼热了。只不过再这样继续烧起来,那可真就被大火一烧而空喽!何况周围邻居家的房舍,也要跟着受火。
从门缝里看到匪人裹挟着大包、小包跑去良久,何家四周的乡邻们,这才纷纷开门出来忙碌。此前不知躲在哪里“避祸”的民团、衙役、无赖子们,也都敲锣打鼓地从各处街头涌了过来。
夏口镇开埠三十几年,富庶程度远超周边府县的“首善之地”。镇上的防火、防盗措施自然不少,火工、水车、唧筒、挠钩、刀锯、斧凿、杠索都很齐备。
很快就有人爬上屋顶,先用挠钩、刀锯把何家房屋与邻居交界地方的草木清理,再泼上水阻火。地上的水车、唧筒也开始发威,对着何家老宅不停冲刷。
更有不少无赖子从街坊手中接过浸湿的棉被、衣裳,顶在头上冲进何家老宅。灭火之余,他们还要各处屋里翻箱倒柜,希望寻些值钱的物件,小发一笔横财。
何家是夏口镇数一数二的大户,这些年虽然没落,但是何家的底蕴,依然是镇上最厚实的人家。何家老宅里的东西,样样都是祖上传下的精细货,绝不会少了行情价钱。
当然也有一些人站在那里踌躇,看着烟雾腾空、夹杂着火星飞溅的何家宅院,默默盘算。究竟是何家被抢剩下的财货重要,还是自己的这条小命,更值得珍惜?
眼看何家老宅的火势越来越猛,水车、唧筒已渐渐不能制也。就有人开始张惶失措,也有人在交头接耳,更有人还要不甘心地指指划划,大声叱咤身边人继续救火。
“这里,这里的火苗子又起来了,赶紧浇水啊!”
“那里,那里的草垛子,赶紧去人移开了。”
“火势太大啦,侯三害就别犯浑了!你这是想作死了是吧?”
一个佝偻身子,披着半片破褂的枯瘦汉子,撒丫子就要冲进何家老宅去,却被人一把拽了回来。他踉跄几步站稳,才想要回头谩骂,却又马上幻出一副献媚表情,贱兮兮地凑近拉回他的老者。
“康爷,是康爷您呐!俺这不是看着街坊起火,心里着急嘛。嘿嘿、嘿嘿!对了康爷,您见识最多了,能说说这拨匪人是哪儿来的?怎么听这口音,就不像俺们本地人呢?”
“切!侯三儿你算白活三十几年啦,活该你就讨不上媳妇、生不出娃子!
多动点脑子啊,你家匪人会在自家老窝里撒野啊?不过真要听这口音呐?却似北边沂水那一片来的。老夫常去那里进药材,绝不会差了!
再说了,你这哪里是救火?分明是在贪图何家财货呢。敢说不是?要不要把腰里东西都掏出来查验?也不看看这样大的火势!就你这件破褂子还敢闯火海?赶着投胎是吧?”
姓康的老者大概六十来岁,身形颇为清瘦、老迈。须眉虽然有些斑驳,细长的辫子却一丝不苟地盘在脖子上,看着就很斯文的样子。
只是他一双更显细长的眼睛眯缝起来看向侯三时,侯三就再也不敢撒泼耍赖了。似乎老者的力气也很大,五指随便攥住侯三的腕子,就疼得侯三呲起牙花子,跳着脚地凑近求饶:
“康爷,康爷您大人不记小人过,暂且饶了小的一回吧,俺是再也不敢啦!”
虽然“康爷”的衣着算不得华丽,那也是一件葛色长衫在身,决不似侯三那样潦倒的灰布破褂子。只是两件衣服的材料、款式、颜色对比,就足以在这个时代里区分他们的身份和地位。
何况侯三的这件破褂子,又是如此污秽不堪?大约自从上了侯三的身,就从未被扒下来洗过。然而比这件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