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当初问你有什么最快最好的解决现在社会当中把教育当成敛财手段的事情,末了,老板还说他自己不缺钱,多少钱也不缺。你当初就说了,那就用钱砸,当所有人都享受到了免费教育的好处,那么让他们掏钱,他们肯定不干,没有了温床,那些想赚钱的人,自然也就没地方赚钱了。老板当时说你看的开,也有见地。所以就把教育集团所有的工作都交给了你。”
“没想到,你竟然忘记了双木教育当初开办的初衷了。想来有一点,你现在很明白,那就是希望在社会上培养出一批亲近双木的嫡系出来,这一点,没有什么好隐z的。同窗,同窗。要说在社会上什么关系最铁,天地君亲师,这个社会,已经没有了天地君,就剩下亲人和师傅还是存在的了,那么我们就是让双木成为这些学子的家里人,成为他们的老师。这一点你做到了,也做的很好。去年一年,你就为双木学校培养出了许多非常优秀的学生,也有更多的优秀学生来到了双木学习,他们今后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但是,另外一个初衷,你已经忘记了。”
“那就是我们是为什么准备在全国推行双木的免费学校的?不是让所有人都有学上,那样的话,单单希望小学,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像全国的收费教育进行挑战,因为我们认为收费教育是不对的。我们承认教育是要花钱的,但是我们不承认基础教育是要学生家长来买单的,这是社会应该买单的。所以,集团总公司和执行局都在去年下半年在全国各地投资新建了大量双木免费学校。不仅能为当地双木员工的子女提供优质的教学,也能对当地的教育体系形成冲击,让他们回到正轨上来。如今,你选择了妥协。这不是形象是否受到损害的问题,而是态度问题。立场不够坚决,你觉得你还能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吗?”杨彦召慢慢的把一些事情说了出来。
刘正德想要解释,但是又无从解释,最后还是低沉不语。
杨彦召看了看刘正德,说道:“老刘,你先回去吧,把收费的项目取消掉,并且让当地的双木学校挨个的对收费的家长进行道歉。还有,你目前把双木教育的工作先放下来,去负责员工的培训的讲师的招募工作。这件工作做好了,日后双木教育集团,你还能有个副总裁的位置,也能独立负责一个部门。如果不愿意呆了,就递个辞呈上来,集团公司不会亏待你这一年来的努力的。”
“至于教育集团总裁的事务,先有执行局那边派人兼着,总之,最后的决定由老板来定,你先回去处理员工培训的事情吧。”杨彦召有些落寞的说道。双木集团做的很多事情,可以说是在向这个社会的一些既得利益阶层挑战,而且双木集团做的还不是抢他们饭碗这么简单,因为饭碗这一次被双木集团给抢了,那么他们以后还有抢回来的机会。但是双木集团做的却是抢过了饭碗再把饭碗直接打破了,这就让这些既得利益阶层无法接受了。无论是房地产,还是今天碰到的教育产业,双木遇到的阻力都会很大。
但是双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着大量基层百姓的支持,有着国家的支持,还有着双木集团强大的盈利的支持,这些才是双木集团在房地产业上面一直能够顺风顺水的进行安居工程的原因,那些被抢了饭碗的开发商们又有哪个敢跳出来和双木对着干?但是双木最怕的是什么?那就是执行人对于这种阻挠,对于这种困难的妥协,就像是刘正德这么一般,对于当地那些学校的妥协,他这一妥协,双木在那些地区的努力就可以说是白费了。好在只有三十多个学校,而且这些学校大多在落后地区,还不是没有到不能挽救的地步。
在这个问题上面,杨彦召不敢自专,即使这个时候林峰在和亲人享受天伦之乐,他也不敢把这个消息瞒下不报。所以当刘正德离开之后,杨彦召就把电话拨了过去。
林峰接到电话的时候,正在和林母还有外婆谈论这黄鳝应该怎么做。刚接电话的时候,他还以为是关于人员培训的问题,刚想说这个事情不着急的时候,就听到杨彦召说双木教育集团的一些问题,当下就耐下性子听完了。
林峰听完之后,没有什么暴怒的表现,而是简简单单的说了一句:“知道了,你处理的很好,争取把影响降到最低。”然后就挂了电话了。
“外婆,当年我妈他们上学的时候,要花多少钱?”林峰在做菜的时候,问道。
难得林峰会问一些过去的事情,老太太就回想了下,说到:“你妈学上的少,就读了小学,初中也没上,我清楚的记得,那个时候就拿着两个鸡蛋,在集市上面换了两分钱,然后又用十斤的粮票,就交了她一年的学费了。那个时候啊,这孩子的老师费是一年一交的,后来每年也就这个钱。直到你舅舅那个时候上学。家里穷,供不起几个孩子一起上学,你大姨和你妈,那个时候就只能不上学,让你小姨和舅舅上学。女孩子么,认识几个字也就行了,这男孩子,才需要见识多些,要不然以后没什么见识立足生活的。”
“你舅舅学习好啊,你小外公那个时候是老师呢,就是被文革的时候给打成了反派,你舅舅开始的时候就爱往他那里跑,倒是学了不少字,上学的时候还跳级了。公社那个时候见你舅舅学习好,就免了你舅舅的学费,一直到你舅舅高中毕业。后来想上高中,就是没考上,这才跟着你外公在地里做活。还是你们现在的生活好啊,这上学哪都能上。可怜见地,当时,你妈她们上学,做作业都是白天做的,那用的纸啊,多是一些报纸上写的。那个时候,你外公公社里面是会计,经常有报废的发票什么的,你舅舅他们就要好点,定个本子,也能象象样样的。”
老太太的思绪一起来,就止不住,不仅把当年关于子女上学的事情说的清楚,还扯上了一些其他事情。说的林峰和袁彩霞他们心酸不已。他们这些沿海迎着改革开放春风长大的八零年代的孩子,又有什么机会去了解当年的那种生活呢。也只有从电视文献上面看到,但是,就印象来说,远远没有老太太说的那么来的生动。
“小峰,你上学花了多少钱?”老太太把话题转到了林峰身上。
林峰想了想说道:“包括生活花的,也有五六万吧,单单学费什么的,就有两万多些。”
“这么多,我说电视上怎么有那么多可怜见的孩子上不起学。要说还是当年大寨的时候好啊,你舅舅啊,学习好,就刚开始陪着他去镇上的学校交了一回老师费,再后来就一直没交过。他每次回来,我都会塞个一角两角的让他零花,这男孩子在外面,怎么能身上不带钱呢。你舅舅就是不乱花,这钱啊,都是省着回来的。后来你舅舅上了中学。他们老师说他是学习好,所以呢,上面还发了补助,一年十块钱,那是你舅舅第一次拿钱回家,别说有多少高兴了。”
老太太想到了什么,问道:“小峰,你不是考上去的么?怎么还要花这么多钱,你爸妈赚钱多不容易?”
林峰有些沉默,听了老太太的问话,才回过神来,说道:“是考上去的啊,就是考上去了,这才只要两万就够了,要是买的话,没个十万,怎么也上不了的。”
林峰说的十万,老太太还是吓了一跳,连说怎么要这么多的钱。
林峰和袁彩霞自然不能从经济的角度,从教育产业化这个政策上面和老太太讲,就是讲了,老太太也是理解不了。
“现在和以前不能比呢,外婆,你看,以前舅舅他们书包里就那么几本书,您知道我有多少书吗?有整整那么一大箱子,这还是一年读的书呢,每年都有那么多的书。”林峰只好从书籍的方向来说事。这话不仅林峰自己不信,就是林母也是不信的。
不过老太太还真相信这话,说道:“也对,这书啊,精贵着呢,那个时候,你舅舅读书,买一本词典,就卖了一老母鸡换的五角钱,去买的时候,还不够,回去又用了几张粮票给换到的。”
林峰听的辛酸不已,中国的百姓再苦再难的时候,都没有放弃过子女的上学问题,他们都知道一点,那就是要有出息,就要上学。但是那些脱离了百姓的所谓专家们却是只会从经济的角度来解释教育产业化,来让众多的受教育者和希望受教育者来为他们的无能买单。
为什么民众会买单,还不是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有一个更好的起点。也许那些教育专家就是看清了民众的这一美好的出发点,才会提出这么多不合理的收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