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
“你好江弦,我叫李小林。”她伸出手,露出恬淡的笑。
虽然三十多岁,李小林举手投足间给人一种孩童般的率真,让人特别亲近。
“李小林,你好,有什么事吗?”江弦茫然的问。
张洁看不下去,提醒一嘴:“小弟,小林是《收获》的编辑。”
《收获》的编辑?李小林?李...想到某个名字,江弦心底一跳,重新打量她一眼。
巴金的女儿,李小林?
不怪江弦不知道,巴金的家庭特别低调,他有一儿一女,儿子李小棠从不提起父亲,在复旦上学,校领导都不知道他是巴金儿子,后来被分配去文史室,就专心投身于工作20余年,也没几个人知道他父亲是谁。
至于女儿李小林,工作就是在《收获》给巴金作助手,这个没办法隐瞒,圈里很多人都认识。
两人站在颗枝干竦擢的老柏树下,礼貌的寒暄。
“爸爸看过你的《芙蓉镇》了,他对你的评价很高。”
巴金看过?!
巴金身体不好,后几年更是常住医院,第一期《芙蓉镇》虽然只有四五万字,但对一位老人家来说,还是极耗心神的,他愿意看完,这绝对是件能列为荣耀的事。
江弦受宠若惊,“我的创作还不成熟,好多人说我的写法中不中,西不西,经验太少。”
谦虚是一种美德,不管怎么样,先客套客套。
“怎么可能,你太谦虚了,我看伱对乡土描写的很成熟、很深刻,从《棋王》开始就有这個迹象。”
李小林说的倒是真的,《芙蓉镇》的原作者古“夫子”,早期以描写乡土风情见长。
为什么说早期,因为晚期的他,钟情于写些毫无价值、胡编滥造的纪实著作,拿些野史村言,博洋人一笑,用时髦点的话讲,就是公知,在圈里名声特烂。
“你找我有什么事情么?”
“我一直想见见你,一直都没机会,没想到今天会遇到,想问问你最近有没有什么作品。”李小林直截了当的问。
“原来如此...”江弦沉吟。
有些人的真率,会让人觉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