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80.讲个笑话:猫猫头说货源充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去给你们捡红薯,临走让我拎一麻袋就行】、【算盘珠子都打我脸上啦】

    一路嘻嘻哈哈,满满的幸福与期待。

    但这就完了么?

    这只是第一层。

    还有第二层呢。

    在直播的间隙中,看了用机器收红薯,聊了怎么种的,产量如何,糖墩墩红薯和其他红薯有什么不一样,井窖是怎么做的,糖化又是什么。

    这些,不是给等着买红薯的人听的,是给有兴趣种的人听的。

    而第二天,更是明显。

    小赵和罗少安一行去了绵阳农科院。

    实打实的请农科院专家讲解了“早育早栽“技术,

    还介绍了另外几种糖化设施,除了井窖之外,还有棚窖、屋窖,适合不同的地区和气候条件。

    反正从种植到储存,全都讲了一遍。

    进而还讲了他们农科院对糖墩墩做的尝试,思路是怎样的,对比结果如何,还有提前“控蔓”的操作以及效果。

    大量的农业知识,听的观众们晕晕乎乎。

    高声喊着【啊,要长脑子啦】在愉快的玩梗。

    而有心人则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

    比如,贵州遵义桐梓县,原来的贫困学生杨秉承。

    给骆一航打来了电话。

    “骆总,您好,我是杨秉承,不知您还记得我么?”杨秉承的第一句话说的很客气。

    “叫骆哥。”骆一航回答的很不客气。

    骆一航对杨秉承的印象很深。

    当初一纸长文将骆一航感动。

    引得骆一航亲自去了一趟他的家乡,见到了这个已经跌落深渊,却在咬牙苦撑一身韧劲的农家少年。

    在他家里,骆一航用生冷的三个问题,两万一千元的苛刻借款,往深渊中抛了一根绳索。

    杨秉承靠着仔细、努力、认真,全神贯注,以及一点运气。

    拉着绳子,一步一步,真的爬出了深渊。

    之后,杨秉承主动从骆一航眼前隐去,从没借着这层关系要求过什么。

    只是每逢年节,祝福不落。

    一晃,年余。

    这还是上次还钱之后,杨秉承第一次主动给骆一航打电话。

    反倒是去年以吃助农消化豌豆颠时候,骆一航找过杨秉承两次。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