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76.另一个故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拿起家伙打乱兵,打土匪,好歹是活了。但是光有吃喝,没钱也不行啊,油盐酱醋都得要钱,就组了戏班子去唱戏,反正能打会打,打的漂亮就有人看。一代一代就这么过来了。”

    “所以就在武昌安了家……”骆一航点着头应和着,“不对,您现在在平安沟呢,后来怎么又回来了。”

    “闹长毛了嘛,又打仗,待不下去了,那时候的几家人一商量,索性回老家。就回来了天汉。到平安沟一看,已经让人占了,只能再走,走到了洋县,找地方安了家,入了桄桄门,闯下名头袍带老万。”

    “所以那是……”

    “同治年。”

    后面的就知道了。

    袍带老万又传了几十年。

    抗战时期遭遇了轰炸,仅剩下了桄桄爷一个人。

    桄桄爷单刀复仇,失手被擒。

    后来解放,获救,养伤,剿匪,伤心远走。

    最后落叶归根回到平安沟。

    直到现在。

    ——

    桄桄爷的故事讲完了。

    后来还聊到房间里的将军画像,那是当初卫所的百户,名叫万启,后来开枝散叶,这一支大多也姓万,所以叫袍带老万。

    而他知道的这么清楚,是有一直传下来的笔记。

    桄桄爷这个故事吧,听着也挺传奇的。

    但骆一航觉着,半真半假。

    跨度长达两百多年,经历明清两朝,还有混乱的南明,能有这么顺利?一直没有断?

    再结合上桄桄爷一贯的爱吹牛,四真六假吧。

    回到家里。

    骆一航祭出法器——电脑,使用现代仙法——上网搜。

    先找到了明朝在天汉的卫所。

    搜到确实有卫所,具体位置现在虽然不详,但肯定是有,而且不止一个。

    据桄桄爷所说,领头的是百户,几百号人,看规模应该是个“所”,还是最小的112人的百户所。

    几百人应该是算上家属的。

    军户,屯田嘛。

    明朝的卫所制度确实是延续到了明末。

    不过嘛,时间上稍微有些小漏洞……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