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的话,让很多人一惊。
不少人之前对解缙是并不怎么放在眼里的。
无他。
解缙太年轻了。
也就二十岁,他们谁人不是二十好几,甚至像是卓敬,都快四十了,自不会把解缙放心上,就算是上次在茶楼初露锋芒,也只是认为年轻人有着一股莽劲,比较推崇夏之白,仅此而已。
但今天,解缙的话,让他们彻底改观了。
解缙并非盲从,而是真有自己的想法,并不是简单的标新立异。
不少人心中暗暗警醒。
不敢再小瞧这位年轻的才俊。
哪怕是任亨泰,都面露异色,多看了解缙几眼,但也并不怎么放在心上,解缙的确有些自己的想法,但这些想法还是太过粗显了,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方向。
任亨泰道:“殿下,在下亦有一些想法。”
“说。”朱标温和着道。
任亨泰道:“就如前面卓士人所说,大明的求变当在务实上,这种务实却不能只存在于表面,而当落实在实际上,更需要对务实做出分层分级,不能因务实而务。”
“大明当下最要紧之事是解民生计。”
“民以食为天。”
“若是光顾着‘求变’,光顾着弄一些锦上添花之举,却不固本培元,在保障民生上下功夫,再多的变化,都是鲜花着锦,很快就凋零,先提高农业才是重中之重。”
“唯有农事发达,百姓安定,能吃的起饭,才有心思跟余力,去做更多的事。”
“不然任何‘变’都是无用的。”
“也都是白折腾。”
任亨泰的话,说的有些重。
他也知道说的有些重,但他是从地方上来的,亲历过民生疾苦,深知读书人不能忘本,更不能为了所谓仕途,就枉顾事实,睁眼说瞎话,没有根基的变化,都是无源之水,或许初时的确能弄出不少政绩,但热闹之后,多半是一地鸡毛,而且很大可能会动摇地方百姓生计。
这是他不愿接受的。
因而哪怕有些冲动、有些冒犯,他依旧将自己的想法如实道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