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浓一些,感觉会更好。
李龙还要呆在大院子里,也会准备一些吃的,但不多。除了接送顾晓霞,他每天要做的主要事情,就是处理虎骨,然后在腊月二十六,也就是一月二十八号这天,开始正式炮制虎骨。
他用的是醋萃,这样时间短点儿,方便。
因为是初开始实验,所以他用的是两块脊椎骨。
等到了下午,看着处理好的虎骨,李龙还挺满意。
第一次炮制,没失败。
接下来就是炮酒了。
虎骨酒的方子有简单有复杂的,李龙用的是比较简单的。一些配用的药材,他从药材公司那里买到了。
泡酒用的也是玻璃瓶子。多跑几趟食品厂的酒厂他才知道,原来酒厂是有大玻璃瓶子的。
这时候烧制玻璃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技术了。
李龙就是有点可惜自己先前泡的那些酒。
好在虎骨泡在酒里,本身也是一种炮制的过程,他打算等过完年有空了把那些虎骨取出来再重新的处理一下。
南院子,韩芳从外面玩回来后,问杨秀兰:
“娘,咱们家贴不贴对联?”
“不贴了。”杨秀兰已经从悲伤中走了出来,她扭头看了一眼摆在供桌上的韩斌的照片,然后对韩芳说道:
“今年你爹没了,按规矩,咱们家三年不能贴对联。”
“哦,那我知道了。”韩芳过去看看,给自己的爹上了香,然后又乖乖的去写作业了。
这时候的作业并不多,韩芳的已经写完了,她现在是自己给自己加的码,把原来课本上的内容再抄一遍。
孩子太懂事太乖,杨秀兰欣慰,但也有些心疼。自己小的时候虽然生活不好,但在村里还有人一起玩。
小芳除了学校的同学,真就没什么玩伴了。这个年纪,应该还是喜欢顽耍的年纪。
但身在这个家庭,玩耍对于她来说,真的就挺奢侈的了。
等过了年……过了年,两个人再回到大院子,应该就会好一些吧。至少在那里,韩芳和旁边的邻居的孩子还能一起玩一玩。
在这里虽然生活的时间不短,但附近的邻居,好像并不怎么喜欢母女俩。
挺麻烦的。闲下来后,杨秀兰才发现,自己这些时候,有些忽略自己女儿了。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这时候的父母,能给孩子温饱,能不让孩子受欺负,就差不多了。没有后世那么多的感受。
她能看出来韩芳对于父亲的过世并不是特别的悲伤,有些失落,却又有些轻松。至少女儿接下来上学什么的,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教育局放三天假是大年初一初二初三。不过除夕这天就上了半天班,下午就放假了。
李龙这边已经把东西收拾好放进了吉普车里,等顾晓霞一下班,就拉着她回了四小队。
大院子的门口已经贴上了福字和对联,显得喜气,但并不浓。
没有中国结,没有灯笼,显得有点单薄。
不过李龙并不在意,真正的根子在四小队,那边过年才高兴。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肯定好看,家里一定做了不少好吃的吧。
吉普车往回开的时候,李龙和顾晓霞两个就在猜测着这些。虽然已经结婚了,但在老爹老娘,大哥大嫂面前,他们两个还算小,家里这些东西也不需要准备。
过年了,最多就在自家屋子里摆些瓜子糖之类的,等着人拜年就好。
至于吃饭之类的,肯定是要在大哥房子的。
路上,他们也聊到了杨大姐和韩芳的事情,不过这件事情真没办法,只能等时间沉淀,淡化悲伤吧。
玛县这个时候虽然人口不多,比内地的那些县人少很多,但过年是全国人的节日,不少村子里,有人已经开始放起了鞭炮。
北疆这边汉族人的村子大多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聚合,所以各种风俗不一样。
有年三十中午吃饺子放炮的,有晚上吃饺子放炮的,还有晚上吃一顿丰盛晚餐的。
当然,还有初一到初三连着三天早上都吃饺子的,不一而足。
一阵一阵的鞭炮声慢慢变连续起来。这年头鞭炮的头数通常不是很多,一百二百五百一千的都有,两千以上的就少了,通常也不会买那么多的。
所以鞭炮的响声就是短而响亮。
等李龙他们到了四小队的时候,已经闻到空气中比较浓郁的硝烟味道了。
吉普车开到大哥家院子的时候,老爹老娘,大哥大嫂都出来了。
李龙下车,把带来的东西一一搬下来。
“那那些东西干啥?你那院子不用不吃了?”老娘杜春芳一如既往的公开偏袒着李龙。
“有哩,我那边还有的多。”李龙特意指了指两罐子酒对老爹说:“这两罐子酒,放一个月后,老爹老娘,你们两个一个人一天喝一杯。”
“嘿,那个后面说,快快进屋,外面冷!”
一家子人提着东西进了屋,屋子里烧的暖烘烘的,李娟和李强不在,说是出去玩了。
顾晓霞的肚子更加明显一些,梁月梅拉着她到床边,小声问着情况。
今年冬天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