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篇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脏腑与体表是内外相应的,观察外部的表现,可以测知内脏的变化,从而了解疾病发生的部位、性质,认清内在的病理本质,便可解释显现于外的症候。
比如,指甲平直,没有什么竖纹,颜色也是白中有红,那么肝胆都非常好,如果指甲畸形,色泽发黑,且竖纹非常明显,那就说明肝胆有问题。
无论是面诊、舌诊,都是医生通过患者的外部变化进行推导,从而得出对方内脏有了何种变化。
这些都属于望诊的范畴,但中医讲究四诊参合,也就是说,除了望诊之外,还得有闻诊、问诊和脉诊。
四个方面都查到了,才能确保万无一失,仅凭一诊就去断定对方是什么情况,很多时候是会出纰漏的。
所以,杨鑫在描述邵诗秀的身体情况时,语气上没有太多的肯定。
不把脉,不问情况,他也不敢随意下判断。
“中医就是这么看病的?”邵诗秀只觉神奇。
杨鑫道,“差不多。”
邵诗秀问,“那我应该吃什么药?”
杨鑫道,“这个您就得去正规的中医馆问了。”
邵诗秀也觉得找个学生看病确实是不太靠谱,“潜江有比较好的中医馆吗?”
杨鑫道,“有啊,潜阳东路就有一家中医馆,叫弘仁堂医馆,您可以去那里问问。”
邵诗秀点点头,心想有时间就去一趟。
她最近确实感觉胸闷有些频繁了。
瞧着时间已经过了两点,班里的学生都到的差不多了,邵诗秀简单说了下第一节课上自习后,就带着杨鑫离开了教室。
二人走到校门口时,已经有一辆公务车停在了路边。
车门打开,里面已经坐了三人。
“邵老师,你坐前面吧。”
说话的男人坐在后排,年纪似乎是三人中最大的,他的脸略显肥大,圆滚滚的肚子在坐着时显得尤为突出,一双眼睛如牛眼,恨不得挤出眼眶。
邵诗秀打开副驾驶车门,“杨鑫,那你就坐在郑主任旁边。”
杨鑫应声,“嗯。”
郑贤,教导主任,杨鑫从没见过。
应该说车上这三个男人,他一个也不认识。
杨鑫上车坐好,司机开动的那一刻,郑贤便笑眯眯地看向杨鑫,“你就是杨鑫啊,听邵老师说,马老师出事那天,是你给他做了急救措施?”
杨鑫道,“算是吧。”
那个大肚子男人接过话茬,“你家里人在哪个医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