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来就撞见了等在这里的裴行俭,行礼道:“裴将军?”
“正是,当面是……”
“在下天竺崇文馆的主事刘弘业。”
刘弘业是长安关中人士,看起来也就三十多岁的模样,显得很老成,只是在天竺久了,依旧没有改变他的为人仪态。
说来也是,只有唐人改变别人的,没有别的地方的人能够改变唐人。
先前裴行俭就听说了刘弘业的事迹,吐蕃老人茹来杰将他说成了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王玄策在天竺有如此成就,并且能够要挟天竺诸王,与刘弘业有很大的关系。
茹来杰说刘弘业是中原出身的谋士,应该算是一个天生的谋士,不论是手段还是治理才能都十分了得。
茹来杰只可惜他的吐蕃孩子中,没有这样的能人。
裴行俭心中明白,其实刘弘业是刘洎的儿子。
大家都在异乡,其实都不容易,裴行俭不知刘弘业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拍着他的后背道:“这些年有劳你了。”
刘弘业低着头道:“我要回去了。”
裴行俭道:“恐怕天竺人会舍不得吧。”
刘弘业解释道:“关中送来的家书,我的家书从相隔万里之外的长安送来,途经西域与吐蕃,再过泥婆罗送到天竺,这种事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好在现在吐蕃有了都护府与崇文馆。”
“你知道吗?”刘弘业的神色上带着骄傲,他仰头道:“如今天竺与吐蕃都护府之间竟然能够有文书往来了,我们天竺的文书能够在吐蕃都护府有了批复,甚至可以送去关中,这是千百年来,从未有过之事。”
刘弘业是个谋士,也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文臣,是呀……他的出身就是文臣,在贞观年间刘洎就是一个出类拔萃的文人。
裴行俭道:“听说这里的几大天竺王也是你派人绑来的?”
“其实要办成这件事很简单,我只是以天竺王的名义给各地的天竺王送去旨意,再让王玄策带着大军出去转一转,各地的天竺还以为王玄策要攻打他们,就纷纷前来投效了。”
“真是投效吗?”裴行俭又问道。
“要挟也罢,投效也罢。”刘弘业一手背负,一手拿着一卷书,道:“大战在即,不得不这么做,这些天竺王分居各地对天竺来说是个隐患,大战在前更是如此,一定要控制住他们,并且让他们全力支持唐军,与大食一战,才有更大的胜算。”
“他们不得不来投效我们,也必须要来,若各地天竺王不来投效,那他们就必须要死。”
话语声冰冷,裴行俭从这个人的神色上看到了些许刚毅与果决,以及一些不容置疑。
再想如今的朝堂,如刘弘业这样的人一旦走入朝堂上,想必也会是个很厉害的文臣,有手段,有算计,还有果决。
考虑如今朝堂上的文武矛盾,裴行俭又觉得头疼,深吸一口气,又问道:“打算何时归家?”
刘弘业道:“打完这一仗。”
裴行俭道:“好,打完这一仗我们一起回家。”
身后传来了脚步声,是王孝杰,他行礼道:“刘主事,裴将军,入王宫内说话。”
“好。”
这座王宫内点着几个火盆,一张巨大的地图挂在墙上,黄灿灿的火光照在地图上,图上可以见到如今的天竺与大食隔着狮泉河相望。
王玄策盘腿坐着,笑着道:“裴将军,许久不见了。”
裴行俭还记得当初自己还在长安城,王玄策要来天竺时就将兵书送给了自己。
那卷兵书留在安西都护府,倒也没有随身带来。
刘弘业递上一卷书道:“这是吐蕃都护府送来的书信。”
在这里没有外人,只有王玄策,裴行俭,薛仁贵,刘弘业,王孝杰五个唐军将领。
这场对话,就连茹来杰与慕容顺也没有参与。
刘弘业又道:“吐蕃愿意再派出三千兵前来驰援。”
刘弘业看起来是个阴沉的谋士,不过此人有智谋有手段,虽说看起来不像好人,可在这种偏远险地,就需要这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