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斗争,最实质的,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一“群”人和另外一“群”人的斗争,当别人有了枪有了炮有了军舰飞机,有了现代化的军队,而你只有大刀长矛快马弓箭的,你怎么和人家去斗呢?没有人才,你怎么造得出那些东西,你又怎么呢明白热兵器战争与冷兵器战争之间的差距呢?而人才,除了正确而适当的教育以外,又有什么地方能培养得出来呢?你别跟我说那些个例,曾国藩左宗堂张之洞是人才没错,他们不光是人才,还是人才中的大才。但是这样的人才,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再上升到国家与体制上的高度的时候,他们的意义,其实是可悲的,超过一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孕育着四万万人人口的大国,到底出了几个曾国藩,几个左宗堂,几个张之洞?
世人皆以为今日之zh国不是往日之zh国,可世人又可知,今日之列强也不是往日之列强啊?这种差距,相比起百余年前,在某些地方,还可能更大。
看着窗外,又有几片竹叶掉了下来,一圈圈翻转着从高处落在了草地上,楚震东深深的吸了一口空气,在压下心中那深深的愤怒的同时,心中也涌起了深深的无奈。做为一个校长,一个资深的教育工作者,一个心系国家与民族命运的人,楚震东不得不站在更高处的一个位置来透视这次高等教育体制变革所带来的危害。
明年的生源将扩招30%?以后还将继续扩招下去。扩招是好事,但在现有的学校硬件条件及师资力量无法跟上的话,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全校所有学生的教育质量必然下降,不仅大一的如此,大二、大三、乃至大四的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原因无它,学校原有的教育资源在必须保证数量的情况下,就只有牺牲质量,原本可以做三次的试验课只能减为两次,原本学校老师备课需要两个小时,而在教授的课程增多以后,有可能会变成一个小时……这是天王老子也改变不了的事实,不是在那里张着嘴喊两句“教育兴国”的口号就能解决的,教育投资如果不进行相应的增加,这扩招就会由好事变成坏事,更严重的后果会在四年以后慢慢体现,国内所有的大学,将在巨大的生源压力和教育投资短缺的情况下,逐渐沦为平庸,精英化教育乃是大学教育的精髓,到时候,精髓沦丧,zh国的大学,就只能为外资企业培养打工仔而已。外国人一百前没有做到的事情,一百年后,也许他们不费一枪一弹就能做到。而现在,国内的人均教育投入量,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竟然排在倒数第三的位置,连非洲穷国乌干达都比不上,实在是当今zh国的国耻。国家这些年的教育投入始终在国内gdp总值的3%以下,而世界平均水平是5%,结合国内的受教育人口与世界上的受教育人口相比,国家实际上是在用占占世界1.02%的教育经费培养占世界19.86%的学生,基础教育的投入则更少。所有的这些数据,都在敲着国人的警钟啊。国家教育投入不足,却让老百姓来为教育投资买单,在高校收费体制变革以后,培养一个四年制的普通大学生,一个家庭最少的投入都在五万元左右,而这样的一个投资数目,相对于一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不到1000美元国家的家庭来讲,又是怎样的一个天文数字?到时候,又会有多少渴望知识的莘莘学子因为学费的门槛而被挡在高校之外。
一想到那些渴望知识的眼睛,楚震东就心中一痛。
在多少个家庭为了培养一个大学生而省吃减用的时候,来到学校的那些学生又怎么样呢?短缺的教育投资让他们无法享受到与他们学费相匹配的教学资源,到最后,该学的没学到,没用的东西却学了一堆,一出学校,他们就会发现自己这十六年的教育经历,含辛茹苦,到头来,经历的只是一个为国家gdp增长贡献的一点消费值后,不知道他们会怎么想?
而学校,难道就是这场变革中的赢家吗?可以说,这场变革,在国内,是不会有赢家的。短时间来看,他也许可以暂时缓解一下国内的就业压力,也可以为那些只看gdp就决定自己头上的乌纱帽戴多高的官员增加一点向上爬的砝码,甚至,它可以让某些官员在一些特别的场合口口声声的宣称自己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了多大的贡献,国内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比例比以前增加了多少多少,但这些花团锦簇的数字,能说明什么问题吗?国内至今为止,没有一个人获得过诺贝尔奖,这是最能说明问题的。
现在的国家的教育投资已经严重不足了,再来上这么一下,无异于雪上加霜火上浇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