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章 还请先生教以解决之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国家土地较洪武年间减少超四成,人口锐减亦近半。

    更少的人口和更少的财政收入,供养更多的宗室子弟。

    一些历史数据,直观地展现了当时的困境。

    嘉靖四十四年,岁禄仅所需禄米一项约为八百六十万石,约占当年田赋收入的37.66%。

    万历二十二,岁禄仅所需禄米一项约为一千八百五十万石,约占当年田赋收入的65.13%。

    天启四年,岁禄仅所需禄米一项约为三千九百六十七万石,约占当年田赋收入的143.34%。

    田赋倒贴都不够宗室子弟支撑生活!

    如此负担,如果大明支撑得了,那大明中后期也就不会农民起义层出不穷。

    事实上,起义多发的山西、陕西和河南等地,正是宗室子弟数量较多的地区。

    因而说“两省之粮食”还不足以供养大明老朱家一家人,这还是委婉之辞。

    可以说,整个大明的田赋一项都不足以填补宗室岁禄这一个窟窿,实打实的天下养朱。

    而这一切,都始于朱元璋的封王政策。

    朱元璋分封诸皇子为亲王,并规定一套严格的藩王宗室制度。

    这一制度在燕王朱棣靖难之役成为明成祖之后进行了完善,成为明朝历代皇帝的祖训,一直延续至明末。

    这也为大明的灭亡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

    而这,不是消耗大明国运,又是什么?

    所以,杨炎的话,虽然难听,却也让朱元璋振聋发聩。

    他在制定封王戍边之策的时候,确实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而杨炎不仅看出了自己为大明可以沿用百年战略的设想,还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这个战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