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上)的最后部分提到了这篇文章,是很有名的一篇疏文,与贾谊的《论积贮疏》齐名,且主旨类似。大家愿意看的就看看。写得确实相当不错,有很强的说服力,且多用对举,气势不低。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
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
之众,不避汤禹,加以无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
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着;不地着则离乡轻家,民鸟
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不得食则饥,终岁不
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居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
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夫珠玉金银,饥火可食,寒不可衣
,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