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林作家太刑了!(五千字章)
下午三四点的太阳,斜斜地悬挂在西边的天空,金色的光芒倾泻而下,将山峦的边缘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
山峰的轮廓在光影的交错中若隐若现,山间的小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在山间。
国家考古九队留了两人在原地等待。
其余人等,由老姚带队,顺着秦思思指的方向,走向小石潭,绕过葫芦口。
果然是秦思思所设想的一般,准确的说,是如同《摸金笔记》第一卷所描述的一样。
——别有一番洞天。
齐教授对于风水地理有一定的了解,他绕过葫芦口,穿过一片茂密的丛林后,再抬起头看向四周,眉头很快就皱了起来。
“齐教授,怎么了?”
老姚看向身旁的齐教授,问了一句。
齐教授定定地看着四周山势起伏,高低连绵,怔怔地说道:“这里,我看不懂。”
“这里没有龙脉吗?”老姚心中微怔,问了一句。
“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齐教授说了句模棱两可的话。
“那是有还是没有?”
老姚听得有些懵圈。
齐教授抬手一指,指向了前方的山脉,说道:“寻龙寻龙,其实就是寻龙脉,观走势,而寻龙脉呢,主要是寻龙干,也就是山脉的主干,但是这里,山形不聚,峰峦散开,我竟有些看不出哪里才是山脉的主干。”
这时。
老姚不免看向了秦思思,眼中露出了询问的意思。
秦思思提出,之前的墓室所在地是假龙头,假墓机关重重,绕过葫芦口可以看到新的洞天,所以众人才来到这里。
所以,他想问问秦思思的意见。
这时候,秦思思也看着四周的山脉走势。
她并不是懂得‘寻龙定位’之术,她是在回忆林川中的描述。
中描述:
林某穿过葫芦口之后,继续往西北走,前方约一公里左右,可以看到山下有一条溪流环绕,宛若玉带,再往前约两公里,便可以看到天然的湖泊。
绕过湖泊,登上高地俯瞰,才可以看清‘山溪环绕,五龙汇聚’之势,那里就是真正的龙头。
思忖良久。
秦思思才看向老姚和齐教授,抬手指向西北方,郑重地说道:“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往那里看一看情况。”
她的话,并没有把话说得太满。
林川写的是,还是笔记,他是否真的来过这里,不得而知。
一切都只是猜测,还没有定论。
另外。
她的心里很矛盾。
一方面,她既觉得林川的与现实重合度很高很高。
另一方面,她潜意识里希望林川没来过这里。
如果林川来过这里,那么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这是她万万不想看到的事情!
所以,她现在在验证林川的是否与现实吻合。
只要墓穴里的情况与林川的不同,那就可以解释得通。
毕竟,目前他们考古队还只是处于地表,地表的很多信息,可以通过卫星概览图看到,也有一些深山旅者,拍一下风景照,也可以作为世界的灵感来源。
秦思思是愿意相信林川的。
现在已经开始为林川脑补原因了。
“西北方向?”
老姚看向身边的秦思思,眉头微皱,又看了看对风水地理有些造诣的齐教授,露出了询问之意。
齐教授也说不准了,只好说道:“我觉得可以先按照小秦姑娘说的,试试看。”
老姚看了看天色,这会太阳斜照,距离太阳下山还有段时间,探索的时间是够的。
于是,他便道:“往西北方向探一探。”
此时。
秦思思的心里有些忐忑。
她的目光紧紧地看着四周,她既希望一公里后看到环绕溪流,三公里后看到天然的湖泊,又不希望这些真实地出现在眼前。
很矛盾。
只是,事实总要面对。
薛定谔的溪流声,真切地传入她的耳朵里,她有些怔住了。
“小秦,怎么么?”老姚回望了一眼,问道。
“没……没什么。”
秦思思略有些支吾地应了一声,便往前继续前进。
一座天然的湖泊,宛若一块碧玉,镶嵌在泰沂山脉的深处,在斜照的残阳下,映出亮眼的光泽,反射在秦思思的眼中。
秦思思咽了一口唾沫。
溪流,湖泊,又对上了!
她甚至现在就想拿出卫星通讯电话,拨号给林川,这到底怎么一回事。
但是,她冷静了下来,告诉自己,只要地底下的墓室不一样,那就都好说。
现在还不能下定论。
“小秦姑娘,你似乎对这里有些了解,你来过这里吗?”这时,齐教授有些狐疑地看向了秦思思。
秦思思嘴角微微扯动,挤出一抹笑容:“我也是第一次来,不过我在来之前,多次看了泰沂山脉的卫星概览图,也找了相关的很多资料,对这里的地形还算熟悉吧。”
这个她倒是没胡说。
每次外出进山执行考古任务时,考古动作人员都需要对山脉的地形进行分析,主要负责人规划探测的路线。
甚至还要规划逃走撤离的路线。
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走?”齐教授问道。
秦思思想了想,便指向湖泊不远处的一处高地,说道:“齐教授,你是风水地理方面的行家,我们登上高处,说不定就能够看出真正的龙头所在。”
显然。
小小地拍一下齐教授的马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