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年的先帝,太子更具‘可塑性’。”
“于是,晁错在朝堂之上履献良策,逐渐得到了先帝的赏识,并趁着先帝任命贾谊为梁王太傅的机会,顺利走进了陛下的太子宫。”
“也是直到那时,张恢才开始在书信中,同晁错提起‘重振法家,复兴申、商刑名之学’的事……”
听到这里,天子启终是无比失望的闭上双眼,同时又有气无力的一摆手。
“够了。”
“这些,便够了。”
“不要再说了……”
都不用抬头去看,甚至都不用去听天子启语调中的落寞——早在收集到这些情报的时候,周仁就已经预料到天子启的反应。
此刻,听到天子启这一声‘不要再说了’,周仁自也是当即住口,眼观鼻、鼻观心,专心为天子启把起了脉。
而在御榻之上,此时的天子启心中,却是一阵说不尽的怅然。
——当年,贾谊贾长沙横空出世,朝野内外,乃至天下之人都在说:汉家自留侯张良之后,终于等来了第二个国士!
只是彼时的窦皇后,也就是当今窦太后已患眼疾,失宠于先帝,慎夫人圣眷正隆,连带着慎夫人的儿子:梁怀王刘揖,也开始对太子启的储君之位造成威胁。
尤其是在先帝力排众议,将不世出的国士贾谊,送到梁怀王刘揖身边做王太傅之后,太子启心中的紧迫感也达到顶峰。
也就是在那個时候,与贾谊同年入朝、同为博士,且较贾谊更得先帝信重的晁错,走进了太子启的视野当中。
——让晁错担任太子家令,是彼时的太子启主动争取的……
多年以来,天子启始终认为:让晁错做自己的老师,是自己在贾谊官拜梁王太傅时,所做出的完美应对。
直到今天,听到自己无比信任,甚至连自己宠幸姬妾时都不用退避的郎中令周仁,亲口说出事实的真相,天子启才终于明白过来:那时的自己、那时的太子启,究竟是多么的天真……
“就查到这里吧。”
“不必再查了。”
良久,天子启语调清冷的一语,也算是在这段长达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