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之上,歪歪扭扭地划着十几个大字。
邓芳看着这些字,忍不住点头赞赏起来,而他的身边,站着那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懵懵懂懂地看着他。
“不到一天就能写出来这些字,也不容易了。”
邓芳看着小男孩,夸赞道。
小男孩一听邓芳夸了自己,喜笑颜开地跑去找老婆婆。
过了一会儿,老婆婆跟着小男孩走了过来,看着雪地上的字,老婆婆笑得如桃花般灿烂,脸上的皱纹都像展开了一般。
“二狗,快点谢谢先生。”
老婆婆拍了拍自己的小孙子,催促道。
小男孩一愣,随后冲着邓芳就要跪下磕头,邓芳大惊,连忙上前一步,将其扶起。
“婆婆,不必客气,举手之劳而已。”
老婆婆心中十分感激,带着邓芳进了一间屋子,随后让人摆上了七八盘菜肴,虽然品相不算好,但是有肉有菜,也算丰盛。
邓芳看着眼前的菜肴,也顾不上什么斯文了,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看得老婆婆和窗外围观的村民一阵发笑。
饭后,众人看天色已晚,便安排邓芳住了一宿。
第二日清晨,邓芳养足了精神,向众人告别,说自己就要离开。
老婆婆见此,赶忙叫人去把驴子找来。
过了一会儿,邓芳果然见一个朴实的汉子把驴儿牵了过来。
邓芳上下打量着驴儿,见它的背上已经被背上了两个满满的包袱。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不是这两个包袱,而是驴儿那圆鼓鼓的肚皮。
邓芳拉长了脸,他已经能在脑海中想象到驴儿是如何疯了一般地吃着人家的草料。
这时候,老婆婆走过来对邓芳说道:“小娃,你顺着村口右边那条路一直走,就能到景交城了。”
邓芳点了点头,拜别了老婆婆和众人,骑着驴儿上了路。
驴儿驮着邓芳,在雪地中走着,可能是它吃饱了的缘故,邓芳只感觉驴儿的脚力十足,即便多了两个包袱也丝毫不见疲态。
邓芳打开包袱看了看,里面放着不少的饼子,还有一小吊铜板,虽然不多,但也将近二十枚。
看着这些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