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六章 征伐乃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80zw.la
    .清除了中原通住草原的障碍,汪古部贸易的粮食源源不断地通过戈壁滩运往蒙古部。满洲里新农耕区,因为新农民耕作经验的不足,今年产粮只能勉强维持该区的供应。嫩江高丽人产粮要独立赞助黑龙江新农耕区明显不够,汪古部提供的粮食有近半要通过河运的方式提供给黑龙江新农耕区。为此还出现一个奇特的运输工具,马拉式货船。蒙古高原的河流都不太深,河面也不太宽,沿岸平坦适合跑马,不过马匹或马车运输量不大,反不如利用水利可承载更多货物,而马拉显然比靠人力摆渡省力。

    满洲里农耕区能自给自足后,再继续采用半军事化管理已经不太合适。新的管理方式势力在必行。参考中原的城镇管理,结合后世的民主理念,我计划按一千人一个村,一万人一个镇,一个镇七个卫星村(各一千人),一个中心村(三千人),设三个区,一个区等于一个卫星村的划分方式,将满洲里农耕区分成两个镇,一个以额尔古纳河、海剌尔河、呼伦湖辖区为中心,一个以贝尔湖、合勒河、兀鲁灰河辖区为中心。

    一个村设立一个村长管行政,一个师爷管财政,一个文书管基础教育(数学、汉文),一个捕头领十个捕快管治安。一个镇的话镇长一名,总捕头一名,总监一名,先生一名管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一开始这些人都是由我抽手下去负责,几年后看情况适度开放村镇自治,让百姓自己选父母官。不过因为农业无税,这些官员以及根据需要聘用的助手,他们的待遇肯定没办法从地方财政支付,那些蒙古贵族更不可掏钱买单,只能由“多管闲事”的我自己掏腰包垫付。

    农业这一块拿不到税收,财政收入只好从工商方面想办法。商业税基础不够深厚,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不如由我将所有商业交易垄断,收税的话一个腰包出一个腰包进,反正是自己口袋也没差。管财政的师爷就是我任命管理自家商业的地区负责人。他的几个助手就是员工,负责本地区百姓的衣食住行等一应日用品交易。利润按每个百姓总消费的百分之十五算,所得利润用来支付公务员待遇,一个村若有三十个公务员,平均每个公务员的待遇相当于五个一般百姓的总消费。实行高薪养廉的工资制度还是可能的。

    忙忙碌碌地日子,让人缓过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0zw.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