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醒指着张万抵上来的文书。
“殿下。”张万说道:“要想北伐成功,兵非百万不可。前番几次大战,都因为地形的原因,限制了兵力的投入。而今一旦北伐,必须在数个方向,投入兵力。再加上后方转运维持稳定的兵力,百万之忠,臣都是少说了。殿下想要北伐,这笔钱是万万不能省的。”
“而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而今训练新兵,两三年后,才能算是真正的精锐。”
张万说得对也不对。
说得对,那就是北伐这一项军事行动,百万大军一点也不多。不要说别的。占领区驻军大几十万都是必须的。占领区越大,军队机动兵力就越少。没有百万大军。
打到北伐手中主力人马都不够了。
但是问题是战争是一场一场打的。虞醒也没有想过犁庭扫穴,一年之内,天地变色。
边打边扩军,不行吗?
非要现在养这么多军队。
不仅仅挤占军费,甚至占用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对国计民生,都有很多的负面影响。
“即便如此,”虞醒说道:“这笔钱也不是现在花。军队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扩军,而是推广新战术新战法。军队编制上的改革。扩军计划我不准。”
“军队编制重新规划。”
“军以下,设师级单位。每一个军下辖三师。两个满编,一个架子师。人数上还在两万左右。”
“现在确定十五个军的编制。再加上西海水师,南海水师。一共三十五万人。这是军队总编制。不可改变。”
“这份预算,打回去重做。”
按虞醒的说法。
汉军扩军数量是非常少的。
在交趾的时候,收编了很多安南军。军队人数已经到了三十多万了。也就是说,仅仅对军队进行整顿,而并没有扩军。
“谢相。”虞醒说道:“登基区区小事,就要花三百万贯。”
“殿下,登基怎么能是区区小事啊?”谢枋得说道:“开国大典,天下诸事莫过于此了。”
“那这样吧,咱们打到中原再登基,行不行吗?”虞醒说道。
“万万不可。”下面的所有大臣齐声说道。
不仅仅是这一件事情,已经定下来了。风声都传出去了,昆明老百姓都知道,这个时候出尔反尔,朝廷威信还要不要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登基是下面大部分人共同意志。
是用凝聚人心的。
虞醒是汉王,还是皇帝,对虞醒不重要,对云南八府影响也不大,但是对于西海路,还有交趾就很重要了。
安南关起门来还称皇帝的。而今安南皇帝没有了,反而是一个汉王。
这不由的让下面人怀疑。
很多普通百姓其实就惑于名相。吹得好。大家才会相信。
虞醒也知道这一件事情不能动。但是----
“如果花三百万贯,办一场大典,我是决计不同意。天下未定,朝廷还没有奢侈到这个地步。”虞醒说道:“况且,这昆明,谁知道还能住几年。砸在这里?实在是太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