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唯见青山
胡三省早就侯见了。一声招呼。就来见虞醒。
行礼之后,虞醒直接问道:“陈相,想让胡先生去御史台,不知胡先生是想做官,还是想做学问?”
胡三省说道:“臣谢陈相厚爱。臣想做学问,也想做官。”
“哦------,”虞醒轻轻一笑,说道:“此话怎讲?”
胡三省说道:“臣以为朝廷立制,岂能不设史官?臣愿为史官。跟随殿下左右。殿下启禀七年,三挫鞑子,为一方之主。千古以来,能与殿下相比者,数人而已。臣唯愿,以区区之笔,书于汗青,传于后世。”
虞醒听了微微一笑,说道:“也好。”
云南很多事情都正规化了。
虞醒也觉得自己的确需要一个秘书班子了。
他之前的秘书班子,与枢密院的班子重合度很高。而今却不一样了。
朝廷事务越来越多,即便虞醒在制度上讲很多事情都甩给了政事堂,但是虞醒也明白。他的事情也决计不会少了。甚至更多。
毕竟,之前朝廷根本不会深入管理各产业。而今却不行了。
这关系到朝廷能不能征收上来赋税。之前不纳入管理的产业,都必须纳入管理。事务数量会呈现几何倍增多的。
“好。”虞醒说道:“我其实也有一件事情,问问胡先生。”
“殿下请讲?”
虞醒说道:“你觉得《资治通鉴》如何?
“千古不朽之作。”
“是吗?”虞醒说道:“我不这样认为,你知道为什么吗?”
胡三省对《资治通鉴》最为推崇。如果历史没有改变,胡三省会将自己余生都放在《资治通鉴》上,修订成为历代公认最好的《资治通鉴》胡注本。
此刻虞醒忽然说出这样的话。
胡三省内心之中有些不舒服,微微一想,就明白了。说道:“殿下觉得,殿下力行新法,治道大变,资治通鉴里面的一些内容,就没有什么作用了?”
“有一点。”虞醒说道:“不过,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人心微妙,食货才是实实在在的。天下人都能吃饱,我不相信会有人作乱。而天下人都吃不饱,我不觉得,这天下能够安稳。”
“所以人口,食货,这方面《资治通鉴》中没有体现出来。”
“其实书中有的------”胡三省说道。
“最少没专门说明。”虞醒打断胡三省的话。
胡三省沉默了。
的确《资治通鉴》的目的更多在于政治史。而不是经济史。
“我意修一部书,将三皇五帝到现在,人口,版图,食货之变迁一一说明。这一件事情,胡先生有意吗?”
虞醒这个想法,还是见了胡三省之后才有的。
中国历史是一个宝库。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中国的历史底蕴。
而历史无数王朝兴亡,给后世留下无穷的资料库。
随着治国方向的转移,虞醒所需要的学术方向也不一样了。
正如前文所言。中国治国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