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醒更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现在不是扩充少府的时候了。
就好像针。
就算是给整个云南所有百姓每一个人配十根针,这生意估计能有十几万贯的。
你说这生意不大吗?
怎么不大。一家通吃,十几万家私,那就是大富豪了。
但少府介入?根本不值当。
不说少府浪费不浪费,单单是管理成本。这事情就很麻烦。而针的问题,关键在销售,只要有好钢,打成针,可不是什么高科技。
怎么卖出去才是问题。
但这样的产业一个很少。但是几十个上百个,那就蔚为壮观。不可小窥了。
但是如果民营经济起来,那该如何收税的?
少府的利润几乎全部是军费。而如果民营企业,不能给朝廷提供赋税,虞醒努力做这么多事情,直接肥了下面一群人,反而削弱国力。虞醒才不会做的。
这里就有一个征税成本的问题。
即便是后世,一些小商铺饭店,都是自己报税,还有是定额的等等。
这些人的税是很难收的。
真正好收的是大企业。几个税务人员,就能负责好几个大企业,直接去查账,就能征收好多赋税。
虞醒想要做征收商税,最好的办法是就是培养大企业。
但大企业怎么培养?
这还是一个问题,公司就是虞醒为这个问题开出的药方之一。
“朝廷直接经营贱业。传出去名声不好?”谢枋得说道。
“前宋是怎么做的?谢相不会不知道吧。有人说,各项课税加上市舶司等赋税收入,早就超过了田赋收入?是也不是?”
虞醒已经做改朝换代的准备了,宋朝也就变成了前朝。
“臣所知不多,但是殿下所言,大抵是事实。”谢枋得苦笑,“我明白殿下的意思,朝廷赋税从商事上来,这已经是一个事实了。但这与殿下直接经营,还有区别的。少府现在并没有出问题,但是臣以为不是长久之策,用之一时尚可,用之长久,臣恐怕事与愿违。”
谢枋得之前没有反对过少府,少府各厂改成公司。本质上其实并没有变化。
谢枋得为什么就反对了?
这就是原因。
之前少府如此,在谢枋得看来,是应急之策。而今虞醒定下公司之名,明显是要成为大汉制度之一。要传之子孙。谢枋得自然要反对。
自古以来,各朝廷并不是没有直接经营过一些产业。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要么被权贵掏空。成为权贵产业之一。
大名鼎鼎的荥阳郑氏,郑浑在曹魏的时候为匠作大将,荥阳铁冶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就是郑家的了。
要么,辉煌一阵子从而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成为了笑话。
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太医院药方,大体都是这样的,这些机构建设之初,也是很厉害的,但后来都变成了笑话。
这就是谢枋得所言,非长久之策的原因。
“谢相有所不知。”虞醒轻轻一笑说道:“这创立这个公司制度,并不是为了少府,而是为了天下百姓。是真正的为天下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