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平还笑骂道:“非要改几百版,你们是对现在这份稿件有多不满意?”
只是话归这么说,但当下午结束,他们仍然又多讨论出四百多版来,尽管这是按照陆安一两个词改动都保存的算法,有相当水分,但也足以说明这些人对待稿件的锱铢必较。
陆安相当感慨:“没想到书记一篇文章居然这么繁琐。”
陆安前世也参加过县委的材料讨论大会,但县委的材料水平和要求,跟省纪委这种,还是要上呈中央的材料,那简直都不是一个档次。
县委的时候,哪怕是县委书记的稿子,有时候也能差不多得了。
但在这里,有时候一个字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反复论证。
其他更不要说对政策的把握,以及对书记还有中央的喜欢偏好的理解,都会对材料的结构格式,以及突出重点有相当大影响。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就是眼界与格局的不同。
陆安十分庆幸自己有后二十年的材料经验,否则要真换成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还真跟不上这群省纪委大秘们的思路。
陆安看了廖文山一眼,不能不对这位省纪委办公厅的天才笔杆子充满敬佩。
廖主任才是真正的天才,从小就是上了报纸的神童,后来又是高考状元,早早被省委预定了,是省纪委横刀夺爱给抢过来的,到了省纪委办公厅人家上手就能写材料,后来被重点培养,不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省纪委第一笔杆子。
自己对比人家可差远了。
可陆安并不知道,他敬佩的廖主任此时正在疯狂的精神内耗。
他不明白事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一直以来自己才是省纪委的第一笔杆子,每次讨论大会自己才应该是中心才对,怎么今天却成了那个陆安,就因为他发明了这个什么电脑新模式?
而这个所谓新模式在他看来也就那么回事。
或许效率是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提升,一天六七百版的稿子看起来很有成绩,但中间很多都是无用功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