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4 第 124 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奏折之上洋洋洒洒写了几页,从沉溺酒色、不知珍重自身,到正月初一大朝会那日迟来,荒废礼法,再到国库空虚却执意铺张,行奢靡之举,恐有“幽王之风”。

    用词犀利,字字诛心。

    萧平衍还从未被人这般数落过,当即摔了奏折,遂了他的愿,下令将人关入天牢,与昨日进去的冯垣当了“邻居”。

    而审理此案的,除却刑部,还有封禧。

    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经过封禧之手,就没几个能全须全尾活着出来的。

    原以为杀鸡儆猴,群臣见此总该消停下来,可紧随其后,几乎整个御史台都在为此事上书。

    所谓“武死战,文死谏”,不管以往如何政见相左,真到这种关头,文官清流们还是不约而同地站在了一处,口诛笔伐。

    封禧是把好用的刀,可难道真能将所有人都杀了?

    萧平衍若是真有这个魄力与能耐,也不至于到今日这般地步。

    在盛怒之后,萧平衍终于意识到,朝局的态势已经彻底脱离自己的掌控。

    而又添上一把火的,是太学那群学生。

    他们这样的年纪,正是一腔热血,想着匡扶社稷,甘愿为大义万死不辞。

    数千名学生联名上

    ()    书,由国子监祭酒呈上,请圣上释放狱中众人,远奸佞、亲贤臣。

    封禧原本志得意满,以为自己终于能拿捏这群“软柿子”,不曾想是接了几个烫手山芋,自己被架在火上烤。

    若这群人真有个三长两短,只怕唾沫星子就能将他淹死。

    届时,萧平衍未必不会将他丢出去以平民愤。

    场面就这么僵在了这里。

    此事传得沸沸扬扬,满京上下无人不知。

    容锦每日到绣坊,总能听人议论几句,她只听,从不插话。回到家中却还是没忍住,问了沈裕。

    “此事……是你的手笔?”

    这样声势浩大的阵仗,若说背后无人推动,她是不信的。

    沈裕却只笑道:“从头到尾,我可半点没掺和。”

    萧平衍不是没疑心过此事有人在背后主使,最先怀疑的,也是沈裕。只是他既寻不到任何证据,到如今,已是焦头烂额,无力深究。

    群情激奋之下,溯其源头又能如何?

    容锦才沐浴过,微湿的墨发拢

    在一侧,脸颊被热汽蒸腾出些粉意,含笑打量他。

    “你不必这样看我,”沈裕顺手拿过帕巾,不疾不徐地替她擦拭着长发,“我并非是为了救谁,只不过时机恰好,顺水推舟罢了。”

    这倒不是谦辞。

    他只是想将时局搅得更乱,好逼着那些人,狗急跳墙。

    此事愈演愈烈,最后以萧平衍在宣政殿气急攻心,当场昏厥,此后托病不出暂别朝会为中止,暂时告一段落。

    时已开春,十里亭的杨柳抽出嫩绿的新芽,颜青漪也自江南归来。

    容锦得了消息,携容绮出城探望,才至青庐,恰好遇着接自家堂妹回去的荀朔。

    荀盈瘦了许多,就连皮肤仿佛都不似从前那般白皙,但眉眼间的郁气已经一扫而空,爽利的劲儿倒是与颜青漪有几分相似。

    尤其是知晓先前议的亲事已经作废后,喜笑颜开。

    荀朔见着她,最先问的则是沈裕的境况。

    这些年每逢冬日,沈裕身上的病痛总要卷土重来,从没消停过。今年难得安稳度过,除了膝上的伤在所难免,竟没什么紧要的病症。

    荀朔松了口气之余,又难免开始自我怀疑。

    “难不成,从前真是我想岔了?”荀朔喃喃道,“可这世上,哪有以毒养毒的道理……”

    “天外有天,这世上的事本就千奇百怪。只不过有得必有失,不可能什么好处都占了。”颜青漪在清点药材的间隙,有意无意地看了眼容锦。

    容锦除了叹气,别无他话。

    在那次与游川的长谈之中,她听了许多沈裕在漠北时的旧事,弄清了他身上的毒因何而起,又是如何治的。

    加上先前从颜青漪那里得知的消息,终于得以拼凑出当初的情形。

    昔日沈裕自江南归京,强撑着将诸事交付妥当,彻底料理了秦氏后,曾大病一场。

    彼时

    颜青漪尚在,亲自看过后,也倍感棘手。

    但无论是这一番天南海北的折腾积劳成疾,又或是思虑过重导致的心病,颜青漪提出的解法与荀朔一致,都认为应该拔毒、静养。

    只是沈裕体内的毒早就融入肺腑,想要拔除,与削肉剔骨无异。哪怕是医术高超如颜青漪,也无法估量会有怎样的折损。

    就在这时,游川撞进了沈裕精心布置已久的天罗地网之中,也带来一丝转机。

    他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