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决胜虎牢(2)——破郑灭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王德仁、朱粲、郭善才等人。李世民下令,将他们全部斩于洛水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被处斩的十几名战争罪犯中,竟然还包括了单雄信。单雄信在瓦岗军时便是一员骁将,武艺高强,骁勇善战。如果能将单雄信招揽至唐军帐下,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更何况,李世民一向爱才,麾下谋臣如云,猛将如雨,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罗士信、段志玄、侯君集,这些人都是当世英豪,全部在李世民帐下效力。试想一下,李世民难道不知道单雄信是一员骁将,却还是要执意将其处死,显然有些不合常理。

    李世民之所以要杀掉单雄信,主要是因为,曾经在北邙之战的战场上,单雄信险些要了李世民的性命,李世民一直耿耿于怀,心里结着疙瘩。除了这个原因,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李世民认为,单雄信此人反复无常,是一个不忠不义之人。

    之前,李密杀死翟让的时候,也曾要一并杀掉单雄信与李世勣。关键时刻,单雄信吓得跪地求饶,才捡回一条命。后来,北邙山兵败,瓦岗军几乎全军覆没,单雄信又转而投降了王世充,从此死心塌地地为郑国卖命。

    从单雄信过往的种种行为来看,李世民觉得单雄信此人,虽然骁勇善战,却缺少气节,反复无常,有奶便是娘。这样的人,如果归附于李唐,也一定是迫于形势。保不齐将来有朝一日,单雄信降而复叛,再度背叛李唐,转投他人。与其养虎遗患,倒不如现在就消除隐患。因此,李世民坚持要杀掉单雄信。

    不过,单雄信被杀,还有另外一个版本的说法。根据其它史料的记载,最终下令处决的人,并不是秦王李世民,而是他的父亲唐高祖李渊。也就是说,最后给单雄信判生死的,是大唐皇帝李渊:

    初平王世充,获其故人单雄信,依例处死,勣表称其武艺绝伦,若收之于合死之中,必大感恩,堪为国家尽命,请以官爵赎之。高祖不许。 (《旧唐书·李勣传》)

    不管是唐高祖李渊,还是秦王李世民下的命令,总而言之,单雄信最终还是和其余十几人一样,被斩于洛水,身首异处。那么,李世民要杀单雄信,唐军军中就没有人替他求情吗?曾经的瓦岗故人,难道就熟视无睹吗?

    这话不完全对,当时,唐军军中,还是有人为单雄信求情,谁呢?李世勣。早在瓦岗军时,李世勣与单雄信二人,便是瓦岗军中出了名的名将与猛将。而且,两人的关系,也非同一般,曾经发誓同生共死,堪称割头换命的刎颈之交。何况,李世勣本身又是一个忠厚仁义之人,朋友有难,他自然不能见死不救。

    于是,李世勣前往面见秦王李世民,为单雄信求情。他对李世民说,单雄信武艺绝伦,骁勇异常;若是能将单雄信收入麾下,无疑是增强唐军实力,这样杀了,未免有些可惜。为了让李世民刀下留人,李世勣不惜一切代价,说如果能换单雄信一条性命,自己甘愿舍弃所获得的全部官爵。

    李世民非常清楚,李世勣是什么样的为人,相信他不是故意和自己唱反调。但是,李世民心意已决,并没有答应李世勣的恳求,依然执意要处决单雄信。可想而知,李世勣肯定非常失落,最终泣涕而退。

    临刑之前,李世勣私下见了单雄信最后一面。两位老友生死诀别,百感交集。单雄信知道,自己死期到了,认为李世勣没有全力营救自己,不免有些埋怨李世勣:“我固知汝不办事!”听了单雄信此话,李世勣心里很不是滋味,非常内疚,无法救老友一命。因此,李世勣伤感地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吾不惜馀生,与兄俱死;但既以此身许国,事无两遂。且吾死之后,谁复视兄之妻子乎? (《资治通鉴》)

    随即,李世勣割下大腿上的一块肉,塞到单雄信的嘴里,流着眼泪说道:“生死永诀,此肉同归于土!”之后,单雄信被送上了断头台,一代乱世骁将,就此命丧黄泉。单雄信被杀后,李世勣也没有食言,收养了单雄信的儿子,也算是给了老朋友一个交代。

    至于其他王世充阵营的战争罪犯,李世民对他们的处置,各有不同。那些罪大恶极之人,非杀不可,例如像朱粲这样残暴好杀,穷凶极恶之徒,李世民将他列入了处决名单中,施以极刑。

    不过,对于一些罪行没有那么大的战犯,李世民则表现得比较宽宏大量,像韦节、杨续、长孙安世等十余人,一律押送至长安,交由朝廷处置。另外,还有一些没有罪的人,却被王世充长期关押,李世民下令,全部释放。而被王世充冤杀的人,李世民则特意遣人,前往祭祀:

    士民疾硃粲残忍,竞投瓦砾击其尸,须臾如冢。囚韦节、杨续、长孙安世等十馀人送长安。士民无罪为世充所囚者,皆释之,所杀者祭而诔之。 (《资治通鉴》)

    实事求是地讲,唐军攻下洛阳之后,李世民的战后政策,还是以安抚、稳定为基本原则。虽然,李世民曾经下令,处决了一批王世充集团的战争罪犯。但是,也仅仅杀了十几人罢了,而且皆是罪大恶极,该杀之人,此外从不株连任何一个无辜之人。应该说,李世民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稳定了洛阳局势,使得洛阳在战后很快回归到正常轨道。

    稳定住洛阳局势,是李世民取得军事胜利以外,在政治方面,又取得的重大突破。这种突破,为李唐王朝在攻下洛阳之后,赢得了中原地区的民心,以及洛阳军民的普遍支持,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

    棘手的事情都处理完毕,洛阳城的局势,也在战后得到了初步稳定。接下来,李世民腾出大片空闲的时间,坐于阊阖门内,接见王世充集团中那些资历较老的文武大臣,这其中就包括三朝元老苏威。

    苏威历仕西魏、北周、隋三朝,曾在隋文帝、隋炀帝时期,官居宰相,并参与了隋初重大政策、法律的制定,是一位精明能干的良臣。尽管如此,但是,苏威此人,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性格软弱,缺乏风骨。

    在历史上,苏威曾经数次改换门庭,四易其主。譬如,江都兵变,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后,任命苏威为光禄大夫;后来,宇文化及被瓦岗军击败,苏威又归附于李密的瓦岗军;瓦岗军失败后,苏威再次转投王世充。由此可见,苏威左右逢源,是一个典型的政坛不倒翁、官场常青树。

    可是,李世民最厌恶的,就是这种不倒翁、常青树,说的难听点,这种人就是墙头草,顺风倒。问题是,苏威觉得自己资历老,历经三朝屹立不倒,现在也已经八十多岁了,希望能继续在唐朝得到重用。

    所以,苏威面见李世民的时候,故意摆起谱来,估计是轻视李世民年轻,也是为了试探一下李世民是否礼贤下士。见到李世民后,苏威态度十分倨傲,声称自己年老多病,无法下拜。

    万万没有想到,李世民根本不吃他这套,一见苏威这个样子,顿时很不高兴,对他十分鄙夷。李世民明白,自己今天如果答应了苏威的请求,等于被他吃定了,将来他还会提出更多无理的要求。所以,这一次,李世民绝不能妥协,态度必须要强硬。于是,李世民派人前去问责苏威,以讥讽的口吻数落道:

    公隋室宰相,危不能扶,使君弑国亡。见李密、王世充皆拜伏舞蹈。今既老病,无劳相见。 (《资治通鉴》)

    苏威怎么也不会想到,李世民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居然这么有主见。苏威本来想倚老卖老一下,抖一抖威风,没想到栽了个大跟头,在李世民这儿不好使。等到唐军班师返回长安后,苏威又提出想要面见唐高祖,没想到再次遭到拒绝,吃了一个闭门羹,从此无人问津。

    唐高祖为什么拒见苏威?原因很简单。此时的唐王朝,已经入主中原,一统天下势不可挡。因此,李唐王朝需要在天下人面前,树立一种道德标杆:忠孝仁义。显然,苏威这种不倒翁,远远达不到忠孝仁义的道德标准。即使苏威历经三朝,德高望重,唐高祖也不打算继续重用他了。

    不久,苏威卒于家中。由于苏威年老多病,又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困顿,而且还没有恢复官爵。因此,等于是说,苏威是在贫困交加,疾病缠身之中死去的,享年八十二岁,也算寿终正寝了。

    进驻洛阳之后,李世民趁着闲暇之余,特意参观了前隋遗留下来的宫殿建筑。众所周知,隋炀帝当初为了营建东都洛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将洛阳建成了中国东部第一座国际大都市。因此,洛阳城中的宫室殿宇,也是修得富丽堂皇,美轮美奂,极尽奢华之能事。

    当李世民看到这些奢华的宫殿建筑群时,回想起隋朝灭亡的往事,不由得发出感慨:“逞侈心,穷人欲,无亡得乎!”难怪隋朝会二世而亡,如此众多且华丽的宫殿,不知道到底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一个国家,如果不懂得爱惜百姓,注定不会长久。“逞侈心,穷人欲”,正是隋炀帝身死国灭的原因之一。

    为了铭记隋朝迅速灭亡的教训,也是为了杜绝唐军内部出现腐化堕落,贪图享乐的苗头,李世民下令,拆毁端门楼,焚烧乾阳殿,并毁弃了许多豪华奢靡的宫阙、门楼。与此同时,洛阳城中的诸多道场,一律废止,僧侣尼姑各三十人,就地遣散,让他(她)们全部回到原先各自的住处:

    秦王世民观隋宫殿,叹曰:“逞侈心,穷人欲,无亡得乎!”命撤端门楼,焚乾阳殿,毁则天门及阙;废诸道场,城中僧尼,留有名德者各三十人,馀皆返初。 (《资治通鉴》)

    由此可见,从这个时候开始,李世民便开始在探索隋朝灭亡的原因,为什么隋朝会从空前鼎盛瞬间走向覆灭。事实上,在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时常以隋炀帝的反面例子,来鞭策、警醒自己。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强烈的忧患意识,唐太宗李世民才能励精图治,克己勤勉,开创出名垂青史的“贞观之治”,成为名垂青史的千古一帝。

    准确地说,截至到这个时候,李世民基本稳定了洛阳局势,使得洛阳在王世充率众出降后,无论方方面面,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李世民能够彻底高枕无忧。因为,李世民还剩最后一件重要的事情,这也是李唐王朝统一中原的最后一步:收降河北诸州,平定夏国旧境。

    虽然,李世民通过虎牢关之战,大破十余万夏军主力,生擒夏王窦建德。可是,毕竟夏国的根基尚在,河北依旧还在夏国掌控之中。虽然此时此刻,夏军全部主力,已经在虎牢关之战中,全军覆没。不过,夏国仍然还具备一战之力,与李唐抗衡,进行最后一搏,并没有到四面楚歌的地步。

    只有彻底拿下河北,大唐统一中原,破郑灭夏的战略终极目标,才算真正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因此,李世民接下来所要做的,便是一鼓作气,收降河北诸州,完成李唐王朝定鼎中原的最后一步。

    直至这个时候,形势对唐朝来说,已经是相当有利。窦建德兵败被擒,夏军主力损失殆尽,致使河北群龙无首,人心惶惶。因此,此时趁热打铁,加强政治攻势,河北诸州必能传檄而定,望风而降。

    果然,武德四年(621年)五月十五日,窦建德的旧部左仆射齐善行,以洺、相、魏三州之地,归降李唐。当初,虎牢关之战,夏军兵败如山倒,窦建德被俘,战场之上,一片混乱。所以,趁着混乱之际,齐善行护送着窦建德的夫人曹氏,带领数百骑兵,逃归洺州,重返河北。

    齐善行以三州之地降唐,对于唐朝收降河北诸州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虎牢关之战后,不少夏军残部,纷纷败退至洺州。这个时候,窦建德已经成了唐军的俘虏,群龙无首的夏军余部,顿时人心浮动,似乎失去了主心骨,不知接下来何去何从,是继续占据河北对抗唐军,还是顺应形势降唐。

    此时此刻,夏国内部,意见非常不统一,出现了严重的分化。有人认为,既然夏王被擒,国不可一日无主,应该拥立窦建德的养子为新君。然后就地大量征兵,补充生力军,若李世民率军来攻,背水一战,与唐军决一死战。

    但是,有些人的想法,却是非常消极。他们认为,夏国气数已尽,还不如散伙算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河北当地的居民、财产、物资洗劫一空,而后入海去当海盗,什么也不给唐军留下。

    一方主张拥立新君,对抗李唐;一方则主张放弃河北,占据海岛为盗。对于两方意见,齐善行坚决反对,他既反对继续对抗唐军,也反对劫掠百姓入海。于是,齐善行耐心地为众人分析形势:

    隋末丧乱,故吾属相聚草野,苟求生耳。以夏王之英武,平定河朔,士马精强,一朝为擒,易如反掌,岂非天命有所属,非人力所能争邪!今丧败如此,守亦无成,逃亦不免,等为亡国,岂可复遗毒于民!不若委心请命于唐,必欲得缯帛者,当尽散府库之物,勿复残民也! (《资治通鉴》)

    齐善行分析道,如今的形势,已经不可逆转。想想看,夏王那样英明神武,数年筚路蓝缕,平定河北,兵强马壮。可是,一朝兵败被擒,还不是如洪水泄堤,难以改变败局。所以,无论是死守河北,还是散伙逃奔,最终都免不了亡国的命运。因此,只有向唐朝献土归降,才是唯一的出路。

    另外,针对有些人提出的掳掠百姓,齐善行也是极不赞成。在他看来,就算真的投降,也不能在最后关头祸害老百姓,那样只会激起民愤,令自己身败名裂。并且,齐善行提出了一个方法,大家不就是想多要点财物吗,不如打开府库,想要多少就拿多少,千万不要去劫掠百姓。

    最后,经过齐善行的耐心劝说,众人终于统一想法,同意降唐。紧接着,齐善行命人打开府库,将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