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秉性,往往直接影响了其日后的人生轨迹。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历朝历代的开国元勋、忠臣良将,似乎都难得善终。白起、韩信、周亚夫、斛律光、岳飞、于谦、袁崇焕,都是血淋淋的例子。这些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文臣武将,基本上都难以逃脱“狡兔死,走狗烹”的周期律。
究其根源,一部分原因,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而清除威胁帝位与皇权的障碍。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性格使然。这些功臣勋将,或居功自傲、或耿介太过,亦或是不识时务。种种与皇权统治格格不入的性格,最终为他们招致杀身之祸。比如,清朝雍正年间的隆科多、年羹尧,就是极好的典型:
隆、年二人凭借权势,无复顾忌,罔作威福,即于覆灭,古圣所诫。 (《清史稿》)
一样的道理,用在李密身上,也是非常恰当的。李密虎头蛇尾的人生结局,他最后悲惨的命运,与他本身的性格,密不可分。那么,李密的性格是什么样呢?自负、高傲、专断,而且不会能屈能伸。
必须承认,李密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他如果没有过人之处,也不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将瓦岗军发展成为中原地区的第一义军,拥有了足够与隋朝分庭抗礼的军事实力。甚至,李密曾经距离最高权力,仅有一步之遥。可以这样说,李密是那个时代的一个传奇,是隋末唐初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
然而,正是李密太有能力了,也导致了他性格上的短板。什么性格短板呢?有的时候过于自负,甚至有些盲目自信。这种自以为是的性格,最终让李密自食恶果。北邙山之战,李密不听劝告,一意孤行,贸然与王世充主力决战。结果,瓦岗军几乎全军覆没,李密的帝王之梦,一夜之间,全部化为泡影。
而且,一般自负的性格,都会伴有一种不好的恶性循环。那就是一旦遭遇挫折,便很难重新站起来。李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赢得起,却输不起。所以,在寄人篱下之后,李密难以忍受旁人的冷眼相对,也不懂得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处处总是摆出一副高傲的姿态,不肯低个头。
魏征后来为李密撰写了一篇墓志铭,《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在这篇墓志铭中,对于李密的这种性格,魏征有一段非常精辟的分析:
公威虽未振,主自为谋。盖当世旧部先附,多出其右;故吏后来,或居其上。怀渔阳之愤愤,耻从吴耿后列;同淮阴之怏怏,羞与绛灌为伍。负其智勇,颇不自安。
说白了,自始至终,李密始终有一份不甘心。在这种不甘心的驱使下,李密最终铤而走险,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亲自为他挖好了坟墓。到头来,不仅李密的梦想随之埋没,就连他的性命,也没能保住。
那么,李密是在什么情况下,踏上了这条不归路呢?李密最后的人生结局,又是以何种方式收场?这一切的引信,或者说,李密叛唐的直接诱因,源于一场宴会。正是因为这场宴会,彻底激怒了李密。
前文说过,李密投唐之后,唐高祖李渊给了他三个官衔:上柱国、光禄卿、邢国公。其中,上柱国和邢国公,都是虚衔,没有实权。唯一有实权的,就是那个官阶很高,作用不是特别重要的光禄卿。
关于光禄卿的职能,前文已经作了详细介绍。光禄卿主要负责掌管皇家膳食,相当于管理皇家饮食的司务长兼一级厨师长。李密对于这个官职,一万个不满意。原本,李密投唐之前,幻想着唐朝会给自己一个三公那样的高官。即使不是三公高官,也应该是手握实权的军政要职。
没有想到,李密一进长安,不仅三公高官的幻想打了水漂,李渊反而给了自己这样一个微不足道,且带有侮辱性的官职——光禄卿。按照李密那种不服管、不肯低头的个性,一定会闹出事来。果然,不久之后,就出事了。
李密既然被任命为光禄卿,那么,他就必须要履行他的职责。一般朝廷、皇室举行重要宴会的时候,光禄卿都要在场,主持相关仪式。所以,每逢宫里举行宴会,李密作为光禄卿,自然不能缺席。然而,在一次宴会过后,李密终于爆发了,他不想继续忍受下去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根据史书记载:
李密骄贵日久,又自负归国之功,朝廷待之不副本望,郁郁不乐。尝遇大朝会,密为光禄卿,当进食,深以为耻;退,以告左武卫大将军王伯当。 (《资治通鉴》)
有一次,唐朝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大朝会。对于古往今来的大一统王朝而言,往往大朝会之时,万国来拜,场面异常热闹。唐朝虽然还没有实现统一,但是规格必须要有。于是,唐高祖李渊大摆酒宴,宴请宗室百官。
宴席间,身为光禄卿的李密,负责向唐高祖李渊,以及李唐宗室、朝臣进献酒食。这本来是光禄卿的分内工作,但是,在李密看来,却感到遭受了奇耻大辱。自己以前是那样一位威震天下,受八方群雄顶礼膜拜的一代枭雄,现在却沦落到了青衣行酒,被别人呼来喝去的地步。所以,李密的愤怒可想而知。
因此,宴会结束后,李密私下向自己的心腹爱将左武卫大将军王伯当抱怨,倾诉内心的不满与愤恨:
往在洛口,尝欲以崔君贤为光禄,不意身自为此。 (《新唐书·李密传》)
对于李密的处境,王伯当深有体会。于是,王伯当趁机向李密献上一条计策,建议李密,与其寄人篱下,倒不如自己单干:
天下事在公度内耳。今东海公在黎阳,襄阳公在罗口,河南兵马,屈指可计,岂得久如此也! (《资治通鉴》)
王伯当给出的意见是,李密如果继续留在长安,将永远再无出头之日。现如今,最快捷、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快离开长安。那么,离开了长安,去哪呢?王伯当给出的方案是,河南是瓦岗军崛起之地。虽然,此时河南大部分地盘,已被王世充占领,但仍有一些地方在瓦岗旧部手中。为今之计,李密应该东出潼关,向河南发展,召集徐世勣、张善相等旧部,重新竖起大旗,再度号令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听完王伯当的这条计策,李密大喜过望。他早就想脱离李唐,再图大业,而王伯当的建议,正中他的下怀。故而,李密采纳了王伯当的建议,主动向唐高祖请缨。那么,李密该如何瞒过老谋深算的李渊呢?李密冠冕堂皇地对李渊说,希望朝廷可以派遣自己前往山东,召集旧部,共同对抗洛阳王世充:
臣虚蒙荣宠,安坐京师,曾无报效;山东之众皆臣故时麾下,请往收而抚之。凭藉国威,取王世充如拾地芥耳! (《资治通鉴》)
面对李密的毛遂自荐,唐高祖李渊是什么反应呢?当着李密的面,唐高祖并没有表态。等李密走后,李渊召集群臣,商议此事。还没等李渊开口,底下群臣则率先发表意见。他们坚决反对让李密前往山东,苦苦劝谏唐高祖,绝不能放李密离去;一旦放李密离开长安,后果将不堪设想:
李密狡猾好反,今遣之,如投鱼于泉,放虎于山,必不返矣!
群臣一致认为,李密请求前往山东“招抚”,明显包藏祸心。他这是假借招抚,想要趁机叛离大唐,企图东山再起,与大唐分庭抗礼。如果放李密离去,无异于放虎归山。他这一走,估计就不会回来了,到时候,必将成为大唐的心腹之患。
大臣们的劝谏,他们的意见,分析得非常到位。可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李渊最后居然同意李密前往山东。李渊一向英明睿智,老谋深算,他难道不知道李密此举的真实意图吗?以李密的出众能力,一旦虎出牢笼,肯定能够重整旗鼓,形成一股新的势力。对于这些,唐高祖难道不清楚吗?他当然清楚。
李渊不是一个头脑发热的赌徒,他之所以同意李密的请求,自然有他自己的考虑。李渊是站在唐朝的角度,以及统一天下的全局战略,对事情进行考量。所以,李渊主要有两层重要的考量。
一,李渊的本意,是希望东出潼关,进军中原的。
这是出于统一天下的全局战略。自从统一西北之后,唐高祖李渊就一直在筹划东进战略。虽然当时,山西刘武周蠢蠢欲动,随时可能威胁太原的安全。但是,李唐东进中原,是迟早的事情。根据《唐高祖实录》的记载:
闻其下兵皆不附王世充,令密收集余众以图洛阳。
唐朝若要东进中原,直取洛阳,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军事问题,就是潼关以东的瓦岗旧部。只要稳定了潼关以东的军事形势,将来唐军东征,才会多一筹胜算。而李密正好可以帮助李唐,解决这个军事难题。
山东一带,是瓦岗军旧部盘踞之地,李密又是曾经的瓦岗军领袖,在瓦岗军中,颇有威望。所以,委派李密前往山东招抚,能够有效地稳住潼关以东,为唐王朝东进中原扫清障碍。为此,魏征在《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中,专门进行了阐述:
俄属元帅秦王,经营瀍洛,亦亲承秘策,率卒先行。既出鸡鸣之关,方次休牛之塞,诏命施号,更尽嘉谋。
按照魏征的说法,此次李密东出潼关的行动,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行动。关于此次东出潼关,唐高祖李渊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元帅,率军向东挺进,而李密只是李世民的前锋部队罢了。也就是说,李密在前,李世民主力在后紧跟,这样一来,很容易避免李密轻举妄动,做出出格的举动。
二,李渊此举,是典型的借刀杀人之计。
唐高祖李渊,何其老辣。他当然明白,李密请求东出潼关,动机不纯。因此,李渊将计就计,故意答应了李密的请求,许其前往山东。实际上,李渊这是在借刀杀人,借王世充的刀,趁机除掉李密。当初,群臣坚决反对放李密离开,认为这是放虎归山。可是,唐高祖李渊却对群臣说了这样一番话:
帝王自有天命,非小子所能取。借使叛去,如以蒿箭射蒿中耳!今使二贼交斗,吾可以坐收其弊。 (《资治通鉴》)
自从兵败洛阳之后,李密的势力,基本不复存在了。对于这一点,李渊看得很透彻。万一李密真的狗急跳墙,与唐朝分道扬镳。届时,势必要进入河南王世充的地界,必然会和王世充发生摩擦。
李密和王世充一打起来,双方无论谁赢,都对唐朝大有好处。如果李密取胜,可以借此削弱王世充的军事实力,而李密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要是王世充击败李密,正好借王世充这把刀,除掉李密这个心腹大患,这是唐王朝求之不得的。所以,双方无论孰胜孰败,唐朝都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以上就是李渊的两点考虑,基于从全局出发的筹谋,唐高祖最终同意了李密东出潼关,离开长安,前往山东招抚。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唐高祖李渊正式派遣李密,前往崤山以东,招抚尚未归附的瓦岗旧部。
临行之前,李密向唐高祖请示,希望可以让自己的心腹谋士贾闰甫,一起同行,李渊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且,在李密一行出发之前,李渊专门在宫中设宴,为李密等人“饯行”。宴席间,唐高祖与李密、贾闰甫二人,同坐御榻,三人共用一个酒杯饮酒。酒酣耳热之际,李渊对李密、贾闰甫二人,说了这样意味深长的一席话:
吾三人同饮是酒,以明同心;善建功名,以副朕意。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有人确执不欲弟行,朕推赤心于弟,非他人所能间也。 (《资治通鉴》)
听完李渊这么一番话,李密、贾闰甫急忙连连拜谢。紧接着,唐高祖李渊又以王伯当为李密副将,让他跟着李密一起东出潼关。实际上,李渊的这番话,另有深意。表面上,唐高祖在和李密嘘寒问暖,其实背后却暗藏杀机。可以这样讲,这是李渊对李密发出的最后的警告。
在这番话中,唐高祖非常清楚地点明,暗示李密,你的意图,我了解得一清二楚。而且,关于你这次请缨前往山东,朝中不少大臣都坚决反对。这是什么意思?李渊这是发出最后通牒,如果李密安分守己,老老实实地到山东招抚,大家相安无事;可是,但凡李密稍有异动,唐朝若要消灭他,就像碾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
就这样,在这种杀机四伏的情势下,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初一,李密率领所部人马,离开了长安,正式踏上了东出潼关之路。此时,距离李密投奔唐朝,仅仅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李密率部离开长安,前往潼关以东,标志着他正式与唐王朝分道扬镳。李密这一离去,也彻底走上了一条叛唐自立的不归路。自此,李密不仅再也没有回到长安,甚至最后丢了性命,死无葬身之地。
既然唐高祖早就识破了李密的阴谋,看出了他其实是想趁机叛唐,自立门户。难道就真的放他离去,不做任何防备吗?不可能。李渊何许人也?他既然决意除掉李密,肯定不会让他这样轻松离开长安,必然留有后手。李渊准备的这个后手,是一张王牌。什么王牌?大唐王朝的军神——秦王李世民。
前文说过,李密此次东出潼关,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单独行动。他所部兵马,只是秦王李世民的前锋部队,李世民才是这次东出潼关的主要负责人。也就是说,李密率部打前站,李世民在后压阵。
李密带领人马,离开长安是在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初一日,仅仅过了一天,李渊便出动了李世民这张王牌。十二月初二,唐高祖李渊下诏,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太尉、使持节、陕东道大行台。与此同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