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9章 关于两篇构想的论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了些名气,那么如果他能把论文写的看起来足够真实,就好像真能通过这篇论文的指导,把这些华夏目前半导体工业体系最欠缺的机器绕过传统的生产模式给制造出来,其实也能成为一种变相的威慑。

    在乔泽看来,这两篇论文的难点无非就是论文所述设计制造原理的合理性的问题,以及他直接编出来的各项实验室内部分析数据能够通过超算验证。

    乐观的是,需要解决的这两个难点问题恰好都是他的强项。

    通过严谨的物理知识体系,来推理并设计一种新的光源跟光刻模式。并用科学的语言说服大家相信,华夏是真能绕过所有工业制造上的难点跟所谓的专利限制,生产出性能堪比最新一代极紫外光刻机的光刻设备的假象。

    再用一系列编造的实验室数据,让外界产生华夏的某大学内部实验室已经针对这个项目开始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甚至可能在几年内就能将这种机器生产出来的错觉。

    只要他真能做到这两点,再结合他昨天对西方发展史的了解,以及那些半导体科技公司的产品销售策略跟决策导向,他有几乎可以确定那些高高在上的公司,会想尽办法主动突破所谓的禁止令,把那些东西送到华夏来。

    他们甚至可能愿意主动出让部分利润,来快速占据华夏市场。

    当然,即便达不到这种效果,他也不会沮丧。

    能吓吓对面也是好的。

    哪怕吓都没吓到,乔泽也无所谓。

    反正他的确没有付出太多的精力跟时间,无非是顺手为之的事情,就当是写论文练练笔了。

    毕竟有为现在可以说是他的合作伙伴,为合作伙伴做点事,算是互利互惠。

    而且他只要不说这些数据是实验室真实测算出的数据,也不算造假,所有用词都以理论跟推测来替代就完事儿了。这样并不会违背基本学术道德准则,至于别人怎么去又会不会去联想,那是他们的事情。

    没错,乔泽真就是这么想的,简单、直接,用他最擅长的方式尝试着看能不能解决些问题。

    至于真的进入芯片行业?

    开什么玩笑?

    乔泽自认为他脑子就算真有病也不会病到这种程度。

    当然,想要骗过那些期刊编辑,以及那些专业人士,难度自然是极大的。

    所以合理性是乔泽思考的重点。

    在他的设计中,这种新的光源方案它是通过一个粒子加速器,来为光刻机提供稳定的高能量光源。

    用具体的科学语言描述就是当接近光速的带电粒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沿着弯转轨道行进时会发出电磁辐射。用正常人能听懂的语言描述则是当电子以光速在环形轨道中运动时,总是会沿着切线方向辐射光子。

    这些辐射的电磁波其实具备高亮度、宽波段的特点。

    尤其是宽波段,从红外到可见光,再到紫外线、极紫外乃至x射线等等,都能通过控制粒子在环形带内旋转的速度给制造出来。

    所以理论上来说,只需要控制一定波长的激光操控位于储存环内的电子束,让其旋转起来之后,电子理论上就会被束缚在激光所形成的光学势井中,成为稳定的微聚束。

    当这个微聚束在激光波长范围内的时候,就能辐射出高强度的窄带宽的相干光源。

    根据之前的理论,这种光就具备平均功率高、重复频率高、波长范围广的特点。

    阿斯麦最新一代光刻机所使用的EUV光源也包含在内,当然也包扩迭代前的UV跟dUV光源。

    除此之外,还有光的导入线路,各种零部件的排布等等。

    在乔泽设计中,这台大型光刻机需要一个周长约五十米的大型多层储存环,在激光束的操作下,最多能够同步辐射出二十八条不同波长跟功率的光源,通过不同的通路进入其他部分开始对晶圆进行微雕。

    为了让这篇论文看起来更像真的,乔泽觉得还需要花些时间,设计了一个能同时操控二十八条光源的智能控制系统框架。算是为这款压根暂时还没在这个世界上出现过的设备作了软件方面的适配。

    这也导致这篇论文完成的时间有些长了,昨晚就构思了一部分,然后早上开始写,一直到晚上十点,第一篇论文都还没完全写完。

    难度主要集中在构想数据跟最后那套被乔泽命名为光雕KGwx1.0的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