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关羽描述的长安见闻,对张邈和陈宫的心思,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细思片刻,郑平道:“使君,你前些时日来信,说曹操有意邀使君一同奏请天子,迁都洛阳?”
刘备点头:“迁都之事,事关重大。当时显谋忙于淮南赈灾,我也没有回复曹操的使者。”
“显谋今日重提此事,想必有了决断。”
郑平反问道:“使君是希望天子迁都,还是不希望天子迁都?”
让天子迁都一事,牵涉很大。
郑平必须要确认刘备的真实想法,才能针对迁都一事谋划应对之策。
毕竟,郑平不是喜欢喧宾夺主的人。
既然选择了辅佐刘备,自然要尽可能的去遵循以刘备的想法行事。
谋士不是真正的决策者,决策的始终是刘备。
若刘备不希望天子迁都,郑平自然就会去破坏曹操让天子迁都的计划。
刘备细思一阵,道:“曹操的用意,我也能猜到几分。”
“天子迁都入洛阳,在许县的曹操就能更容易的面见天子。”
“而我远在青州,想觐见一次天子却是不容易。”
“淮南一战,我跟曹操虽然表面和善,但实际上已经结仇,若天子到了洛阳,对我而言是不利的。”
“然而,天子若远在长安,却对征讨伪帝不利。”
“偏安关中,又如何能号令关东六州同讨伪帝?”
“于私于公,我都希望天子能走出关中,以大汉皇帝的身份,号令六州同讨伪帝!”
郑平微微闭眼静思:“我明白使君的意思了。”
这个时候的刘备,是没有称帝的野心的。
刘备此时的夙愿,也只是想当一个大汉的司徒亦或者大将军。
于私于公,刘备希望刘协迁都洛阳的想法都是没问题的。
然而,这理想跟现实,始终是有差距的。
郑平之所以会让袁术去关中,而且跟关羽许诺袁术今年必死,并不单纯的是为了顾全大局。
还有一个除了郑平外,谁也不能预料到的因素。
兴平元年,关中大旱!
这次的大旱,会摧毁张邈和陈宫的一切抱负!
这也是为何,郑平对于张邈和陈宫勤王成功不怎么在意的原因之一。
张邈陈宫虽然勤王成功,却不得其时!
本来就遭董卓、李傕等人祸害的关中,再来一场大旱,任何的政治抱负都会随云消散。
休养三年?
张邈和陈宫,能撑得住今年就不错了!
至于兖州刺史臧洪会不会帮张邈和陈宫?
关中大旱,若不能有效处理,又会引起兖州蝗灾。
那自关中飞来的蝗虫,将会让兖州也出现饥荒。
臧洪自顾不暇,又如何能帮得了张邈陈宫?
郑平派祢衡去造访臧洪时,就已经有了两手准备。
若臧洪以张邈和陈宫为尊,这针对蝗灾的应对方案,祢衡就不会告诉臧洪。
若臧洪以刘备为尊,青州会全力协助兖州应对蝗灾。
虽然对兖州会被蝗灾肆虐的士民百姓很残忍,但臧洪若是不愿意配合,纵然郑平有良策,也应对不了兖州蝗灾。
在其位,才能谋其政,护其民。
“使君可给曹操回信,支持上表天子迁都洛阳。”郑平徐徐而道。
这个时候回信,对刘备反而更有利。
刘备建议天子迁都,张邈和陈宫必然会反对。
而这个时候,旱灾到来,刘协甚至都可能会猜测,是不是自己违背了天意,所以引起了关中旱灾?
那么刘协要罪己,就必然会再提迁都洛阳之事。
而公卿百官,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反对。
不迁都?
都旱灾惩罚了,还不迁都吗?
顿了顿。
郑平又道:“至于迁都会让曹操更容易得到天子青睐,使君大可放心,天子不会信任曹操的。”
“关中之事,使君可以暂时不必去关注,当务之急,是尽快的整合青徐扬三州的财力和人力,编练兵马,以应对北方之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