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了又能如何?”
“以如今的局势,本王的要求他都得答应!”
袁术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狮子大张口。
若有传国玉玺在,别说拥立新天子了,袁术自立称帝都敢。
如今只是索要一个小小的九江公,已经是袁术给公孙瓒留面子了。
自丢了传国玉玺后,袁术就一直在思考未来。
直到偶然间,袁术翻阅史书,看到了王莽称公,然后从安汉公、宰衡、假皇帝到最后的真皇帝。
于是,袁术心中有了对未来的想法。
当曹操宣布支持长安的刘协后,袁术就知道机会来了。
袁绍公孙瓒正在黄河以北跟董卓打得火热,如今曹操公然宣称支持刘协,势必会打破黄河以南诸势力观望的平衡。
果不其然。
陆康、周昕、周昂、臧洪、陶谦等太守刺史的表态,让黄河以南的势力对袁绍公孙瓒构成了威胁。
公孙瓒也如袁术预料之中来送印绶圣旨了。
“先遣人给周昕和周昂去信,本将既然已经是骠骑将军、扬州牧、总督兖、豫、扬、徐四州兵马,他们就得听命于本将。”袁术没有半点的不适应。
周昕和周昂本就是袁绍的故吏,如今形势所迫,不得不暂时放弃跟袁术交兵。
对于袁术的要求,周昕和周昂没有反对。
毕竟在这扬州,如果不听命袁术,就得跟拥护长安天子的刘繇、陆康、华歆等人交兵的同时再跟袁术动武。
那就成腹背受敌了。
诸州乱象,包括陈王刘宠遇刺一事,都陆陆续续的传到了临淄城。
因曹操率先宣称支持刘协而引发的一系列动乱,也引起了青州文武的激烈讨论。
青州的讨论核心不在于支持刘协还是刘陔,而在于是否要向刘协表明立场。
前后将近一个月,这讨论都未休止。
而身为别驾的郑平,则是在得到曹操宣称支持刘协后,就以巡视诸县为由暂离了临淄城。
直到今日才返回。
“显谋兄,如今诸州只有青州的立场尚未明确,你真的不劝使君向天子表明立场吗?”自陈国返回的祢衡,对郑平的用意颇有不解。
华缉亦是立在一旁,同样对郑平的用意不甚理解。
郑平轻笑反问:“正平也赞成向天子表明立场?”
祢衡道:“自然!若不向天子表明立场,会让天子及长安的公卿百官误以为使君支持涿城的刘陔。”
华缉也道:“我亦认为,向天子表面立场,可以让天子更信任使君。毕竟这危难之间才能见到真情。”
郑平对祢衡和华缉的话不置可否,而是问道:“正平、子诚,使君这青州牧、镇西将军,是谁封的?”
祢衡不假思索:“自然是长安的天子封的。”
郑平轻笑:“既然是长安的天子封的,又何须多此一举的,再向天子表明立场?”
祢衡不解:“显谋兄,这怎么能是多此一举呢?青州若不表明立场,使君如何能再次得到赐封?兖、徐、豫、扬、荆五州,又如何能明白使君的立场?”
华缉亦道:“曹操率先表明立场,不仅由刺史升迁为州牧,还成了征东将军、许侯;兖州刺史臧洪受封兖州牧、安北将军、鄄城侯;徐州刺史陶谦也受封徐州牧、安东将军、郯城侯。”
“其余表态支持的太守国相,也纷纷得到了封赏。”
“唯独使君什么好处都没得到,岂不是可惜?”
郑平目光微微一凛:“你们当真是这么想的?”
祢衡和华缉纷纷点头。
郑平语气多了几分冷意:“我不劝使君向天子表明立场,是因为使君压根就不需要向天子表明立场,更不需要遣使者去长安向天子讨要封赏!”
“君为臣纲,臣子的封赏,天子可以给,但臣子不能去讨要。”
“你二人久随我,怎么也连这点都看不明白?”
“还是说,你们已经忘记了何为君臣之纲了?”
祢衡、华缉面有羞愧。
他们的确只去考虑向刘协表明立场的好处,但并未去想这般的讨要好处、已经是在对君权的挑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