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瑾,你不是去临淄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诸葛颖见诸葛瑾忽然返回,不由疑惑。
但下一刻。
诸葛颖又看到了诸葛瑾身后的刘备、郑平和管亥等人,面有疑惑:“阿瑾,他们是?”
诸葛瑾如实道:“阿姊,这是青州的刺史玄德公、青州的郑別驾,以及他们的护卫。”
“我去临淄城途中偶感风寒,正好被玄德公救下。”
诸葛颖本来吃惊刘备、郑平的身份,听到诸葛瑾感染风寒,心中顿时急了:“让你一路小心,你怎么一点都没将我的话放在心上。”
“若伱有个好歹,你让阿亮他们怎么办?”诸葛颖的语气中多了些哭腔。
诸葛瑾连忙上前安抚:“阿姊,我这不是安然无恙了吗?今日有客人,阿姊稍后再训斥吧。”
诸葛颖狠狠的瞪了诸葛瑾一眼,然后向刘备问礼拜谢。
诸葛瑾暗暗松了一口气,连忙邀刘备和郑平入内。
管亥等人则是守在了门外。
到了内屋,诸葛瑾又向刘备和郑平介绍了次妹诸葛琼以及还年幼的诸葛均。
刘备扫了一眼:“阿瑾,你还有个二弟,怎不见人影?”
诸葛瑾喟然一叹:“阿亮尚在书房看书。”
刘备顿时疑惑:“既然是读书,那就是好事,为何阿瑾你反倒叹气?”
诸葛瑾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不敢瞒使君,自家父去世后,阿亮就将自己锁在了书房,除了吃饭如厕,连睡觉都在书房之中。”
“我虽然心中不忍,但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诫。”
幼年丧父,刘备亦是心有戚戚。
昔日刘备亦是在七岁的时候,就听闻父亲去世的噩耗。
这也让一向快意的少年刘备,开始将感情渐渐藏在心底。
初闻父亲去世的噩耗,刘备同样是难以接受,时常会将父亲刘弘曾经留下来书简笔墨以及送给刘备的小饰品反复拿出来。
跟如今的诸葛亮何其相似!
“阿瑾,可否带我去看看令弟。”刘备心有所感,忽然很想见见这个将自己锁在书房的少年。
诸葛瑾正欲拒绝,郑平却是上前低语了一句。
刘备此刻的心情,郑平是能觉察到的。
诸葛瑾惊愕的看向郑平,似乎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但很快,诸葛瑾又将心中的疑问压下。
若是刘备真的能劝诸葛亮走出书房,这也能减少诸葛瑾心中的担忧。
不多时。
众人来到书房外,隐隐能听到书房内的诵读声。
但这诵读声却没有读书人的快意,反而多了几分机械般的沉闷。
“使君,我去唤阿亮出来。”
诸葛瑾正欲敲门,但被刘备阻止了。
郑平会意的带诸葛瑾退回院中:“阿瑾,这种事交给使君吧,在开解人心方面,这世间没人比使君更擅长。”
诸葛瑾扫了一眼静立在书房门外的刘备,有些不解:“使君怎么会?”
郑平取出羽扇,轻轻一摇:“使君的父亲,曾举孝廉,在州中任职,本是官宦之家,前途无量。”
“使君年少时,也是意气风发,快意乡里。但可惜使君七岁时,却得到了父亲去世的噩耗。”
“对于一个有宏远大志的少年,最崇拜最关心他的父亲忽然死了,这心中的烦忧是旁人难以共情的。”
“也正因为如此,曾经快意乡里的少年,不得不变得沉默,时常独自躲在角落里,看着父亲的遗物缅怀过往。”
“令弟之前,想必也是个快意少年,一时之间接受不了令尊的故去,偏执的认为只要认真读书,就可以再得到令尊的教诲。”
诸葛瑾长叹:“家父在世时,曾多次教诲阿亮要收敛性子、认真读书,临终前也是放心不下阿亮,留下《孟子.劝学》中‘学不可以已’后,才遗憾离去。”
想到这里,诸葛瑾下意识的握紧了拳头,似乎在暗恨自己的无力。
“家中有棋吗?”
“有。”
“那就对弈一局吧。”
郑平邀请诸葛瑾来到石桌边,取来棋盒。
一边下,郑平也有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