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初仕北海相时,遣人探听北海名仕,如郑玄、郑平、王脩、孙邵、邴原、管宁、刘政、太史慈等皆在其列。
刘政和太史慈早些年就去辽东避祸,邴原有勇略雄气,被孔融察举‘有道’。
但邴原认为北海黄巾势大,孔融不是能平定黄巾的雄才,于是跟同郡人管宁和平原人王烈也避祸辽东去了。
郑玄潜心著书立说、传道授业,对孔融的征辟同样不仕。
唯有王脩和孙邵则是感念孔融‘勤王靖难’的志向,出仕北海郡。
王脩和孙邵在跟孔融谈论北海名仕时,又纷纷推崇郑玄次子郑平,称其“胸有丘壑,腹有乾坤,眼有山河,狂才当世,莫与为比。”
又因郑平出游诸州郡四年,孔融向来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今日还是第一次见到郑平。
而这第一眼印象,就令孔融暗暗称奇。
“叔治和长绪皆言郑平是当世狂才,但以我观之,其眉宇之间虽然有傲气但却无狂气,莫非是这四年的出游,让郑平藏锋内敛了?”
“少年多才气,举世自轻狂,有真才的狂妄一点并不为过。但藏锋内敛,举止有礼,却是少有人在这个年龄就能恪守的。”
“真吾婿也!”
这岳丈看女婿,同样是越看越满意。
“显谋贤侄竟也亲至,倒是本相顾虑不周了。”孔融笑而回礼,心中不由埋怨宗宝,竟然连这种大事都不汇报。
宗宝也很冤。
这信使传口信本来就要追求简单明了,说太多了信使也记不住啊。
孔融一边邀郑益和郑平入城,一边遣人回去通知陈夫人,既然郑平亲自来了,这陈夫人自然也得出来见个礼。
在郑益和孔融叙话的期间,郑平则是左右扫视北海城内的军民设施。
但很快,郑平不由暗暗摇头。
这北海城看似坚固,但军用设施却是匮乏,更多的却是适合文人墨客的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有这民力和财力,还不如在城楼上增设强弓硬弩,增强御备之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