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0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乔睿赶忙起身,又退得远了些。内侍的通传声响起,两位皇子和崔家兄妹也一起起身相迎。

    乔浈落座,从崔琰手里接过茶碗,“们随意。”

    崔琰一挑眉,“随意什么?您都喝了的茶,还不肯替们出气?”

    乔浈最爱崔琰话里那股子爽利劲儿,便故意问道:“谁敢给气受?”

    崔琰毫不避讳,拉着乔浈的手告起状来,“得了,您少装不知道――不知从哪儿钻出来一批‘好名声’的宗女,从苏愈那儿得了点音讯,就敢缠上二哥。真要是洁身自好品行好的姑娘,还巴不得二哥迎进门给当嫂子呢。”

    崔珩忽然补充道:“苏家内宅正闹得不可开交,苏愈自己焦头烂额也不会让们这些好过。”说话时,他神情跟语气都是悠然又平和,就好似刚刚被那群热爱包养男的宗女们“围攻”的不是他一般,“让些许‘单纯烂漫’的郡君县主们留意,不过是几句话的事儿。”

    苏家如今内宅与兄妹间的恩怨始末还是值得一提的。

    却说苏家原本是个介于二流与三流之间的中等家族,早三十余年前的战乱之前,苏家家主慧眼独具,替嫡长子娶到了一位出身低微的陈姓将军之独女。

    这位将军之女陈氏确有国士之风,借着娘家保全了苏家嫡支以及绝大多数的支脉族不提,还战事最艰难的时候,力劝父亲杀死了想要投敌的上司,并协助上任国师守住了京城,又说服了公公,带着苏家子弟城内放粮,还组织民众为前线兵将制作军备与口粮……而那时徐家已经临战脱逃――事实上徐家家主带着族远遁实是因为心虚作祟,而不是他当初言之凿凿的“实无法看好乔家”。

    数年后,异族将兵终被全部赶出大晋国土,论功当以上任国师第一,其次便是唐家与崔家,而苏家则有幸与辽王相提并论,位列第三等。

    当年崔家嫡支已无适龄嫡女存世,新登基的皇帝便迎娶了唐家小姐,而苏家家主这位英明果毅的儿媳妇则得了句上任国师的金口玉言:将来有了太子,就让他娶的孙女儿――侧妃之流可担不起一个“娶”字。

    苏家因此彻底崛起。

    却说这位陈氏不仅明智有远见也很会为处事,公婆器重,丈夫爱宠,族与仆尽皆敬畏,她也顺顺当当地从媳妇混成了婆婆,多年的养尊处优却让她办了件蠢事,也许是她这辈子唯一的一见蠢事:她没给嫡长子选个贤惠的媳妇。

    儿媳妇出身不错,长得不错,手段也不错,笼络住丈夫又生了一儿一女之后……开始跟婆婆夺权了。苏家婆媳斗智斗勇的具体细节足够写一篇两百万字的宅斗小说,这里只说主线,当然姜还是老的辣,婆婆压过了儿媳妇一头,儿媳妇那时正要跟丈夫一同出京外任,于是找了外援,而这外援正好姓徐……

    之后儿媳妇带了长女与次子离京,而婆婆则成功扣住了还要念书的嫡长孙与年纪尚小不耐车马劳顿的小孙女。徐家兄弟姐妹一个屋檐下长大,尚且各怀心思,又何况苏家这种根本相聚无多又被两个观点不合的女分别养大的公子与小姐们?

    尤其是陈氏的长子,苏家现今的家主外任归来后,对北面两个汗国的态度又从鹰派突兀地转换成偏鸽派――理由是经过三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当年战乱之地依旧民生凋敝,不曾缓过气来。

    而苏家当年正是以战成名,陈氏又如何改弦更张支持儿子的看法?

    于是苏家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婆媳依旧不睦,连母子也生了隙嫌,苏大公子与苏四小姐,苏大小姐与苏二公子更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

    身为太子妃的长女身死,家族袖手,害得苏夫心痛不已,她始终觉得小女儿再进东宫也未必有个好结局,甚至苏家无意中已经碍了贵的眼。但苏家一言九鼎的老祖宗陈氏却不置可否,而长子苏愈更是不以为然。

    这些乃是前世崔琰所知,趁着消息灵通的两位盟友皇子都,她跟二哥详细叙述了下苏家的发迹史,其中若干细节还是由乔四补足的。

    崔珩十分好奇,轻声问向妹妹,“如何知道得这般仔细?”苏家的过往和内宅破事毫不稀奇,但涉及上任国师的许诺妹妹从何得知?妹妹提及此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