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著之所以谓之名著,许多大学者、大作家都有过精辟的定义。时间的检验是一个客观标尺,至于其形成机制却各有说法。名著的诞生除作品本身的因素,传播者、读者和批评者的广泛参与同样是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的必要条件。事实上,每一个参与者都可能是一个主体,名著的生命延续也在于每一个接受个体的认同与投入。在现代社会,名著作品绝对不再是小众沙龙里的宠儿;所有富有生命的名著都存活在大众阅读之中。它已是每一代人知识与教养的构成之素,成为人们心灵与智慧的培养基。处于全球化的当今之世,优秀的世界文学作品更有一种特殊的价值承载,那就是提供了跨越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的理解之途。文学的审美归根结底在于理解和同情,是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与投入。阅读名著也许可以被认为是对文化个性和多样性的最佳体验方式,此中的乐趣莫过于感受想象与思维的异质性。也即穿越时空阅尽人世的欣悦,换成更理性的说法,正是名著作品所涵纳的多样性的文化资源,展示了地球人精神视野的宽广与深邃。
还有关于名著,一位业已迈入当今名著之列的大作家,有这样一个简单而又生动的说法——“‘名著’的另一层意思是:搁在书架上以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