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子和小闺女都是爽快人,我们老夫妻俩也不磨磨叽叽了,反正你们一家人就住我们隔壁,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
“先付一半,就一半。”
“小儿媳妇儿都来信好几个月了,再拖下去,我们也怕伤了她的心。”
“两千块钱,也不少了。”
申老伯一拍石桌,决定了。
俞非晚直接用两千积分兑换成二十张百元大钞,背着人偷偷塞给了李兰。
积分,一去不复返。
但好在,这个院子,她满意的很。
谈妥之后的事情,就不是她一个小孩子该操心的了。
俞水山李兰夫妻继续和申老伯交流着后续,申大娘一手拉着俞非晚,一手抱着年轻妇人家的小孩儿,声音轻快又慈祥“闺女儿,你叫啥名儿。”
“姓俞,叫非晚。”
申大娘眼睛一亮“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是个好名字,也有好兆头。”
“来,奶奶给你介绍下这条巷子里的邻里街坊。”
“最外边儿一家就是你杨艳婶子家,家里就她和虎头儿,虎头儿爹在外地当兵呢。”
“你杨艳婶子家隔壁热闹得很,三世同堂,家里头有个老婆子,年岁跟我差不多,还有十来岁的皮猴儿,那对夫妻都是都是厂里头的工人,最里头那家,是一对退休老人,男的跟我家那口子以前是战友,女的当过几年老师,七八年前才搬过来,孩子据说十来年前乱糟糟的时候,出国就没再回来,你们家要来了,巷子里人多了,也就热闹了。”
“那老两口,喜欢孩子喜欢的紧。”
“别的不敢说,咱们这条巷子一定是最和睦人情味最足的,你爸妈买下这个院子,肯定不会后悔。”
“我家那没见过面的孙女,也到了该上学的年纪了,也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见上。”
说起那个素未谋面,只见过随同信一起寄来的照片的孙女时,申大娘声音里的欢喜都黯淡了。
申大娘带着俞非晚走进了巷子最里边的院子。
院子很雅致,颇有种一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