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去年学校研发收入是八千多万,但说实话,买几套先进仪器,就能用掉一小半。我现在想到的提高经费的方法,除开增开项目向国家申请之外,就是提高教育收入。”
“学历镀金,委托培养?”
“差不多吧,单独弄个创收的学院出来,一期招收五十人,也能有几百万。除此之外,就像你说的,养一头‘现金奶牛’最好。现在我琢磨的,就是能不能弄个医学院,连带一个附属医院。”
“……”
是学生格局小了,不愧是院士,琢磨问题直接从社会底层结构来入手。
只要是人,这生老病死苦,总得走一遭。
医院可不就是“现金奶牛”?
虽然听起来不那么顺耳,也让人不舒服,但客观事实就是如此。
“如果可以的话,有好的项目,能不能让学校也参股?”
安独秀这时候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大大方方地说了出来。
“不是某个学院或者某个系的名义?”
“学校,学校的名义。”
“可以,学校以技术入股,提供技术支持都行。照着‘校企结合’的模式来走也行。”
区别就在于入股是等分红,玩技术支持或者转让,就是服务费和专利使用费的事情。
“那我先谢谢你。”
“安校长谈不上的,我这还什么都没做,一个项目都没影呢。”
“能让央企高新投资公司的人追到学校,肯定有独到之处。更何况,我从老钱那里也了解过你的一些经历,我相信,一个能带着农村农民创收的人,不会带着母校就往坑里跳。”
说罢,安独秀笑着道,“更何况,你对母校的确很大方,我从你高中母校沙城一中了解到,你不仅捐了六十台电脑,还给老师们配上了笔记本电脑,现在你已经是沙城一中的知名校友。”
“我相信,你将来也会是两江工业的知名校友。”
拿起茶杯,安独秀敬了一杯张浩南,“以茶代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