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分外明。只是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话说东南形胜,钱塘自古繁华,而位置偏北的金陵古城,在历经了本世纪最残酷的大屠杀之后,无数人的眼泪之下,终于在这个秋天借着还都之喜,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带着些喜庆。
那些从西南各地赶回来落户的百姓,无论西装革履还是粗布衣裳,都在中秋佳节真挚希望,动荡的岁月再也不要来临了。
或许只有少数人,才知道这样卑微的愿望,也只能是愿望。
而在乌衣巷旁边的小洋楼街道,有一户人家则是格外的低调,有熟悉的帮佣,却知道这是无锡来的布商方家,当家的是一位年轻的少爷。好像是佛祖保佑,又找回什么亲人,前些日子就在改装房间,低调却也满是喜气。
虽然在他们穷人看来,这上下两层的房子别说两个人,二十个人也住开了,实在没有必要折腾。但能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骨肉团聚,总是天大的喜事,大兴土木也是能让人理解的。
方公馆的主人方孟齐就是这么想的。他这几个月来两头跑着,几乎快要把嘴巴磨破了,用生平最大的耐心和口才,终于劝得自“丧夫”后精神恍惚以泪洗面的胞妹(孟荧:你戴了多厚的滤镜啊我啥时候哭了?)跟他前往现居地南京。
他这一成功得到了血缘上的父亲名义上的叔父心酸的褒奖——闺女宁可跟这个打过她的哥哥去根本不熟悉的南京,也不愿意前往北平团聚。但是无论如何肯女儿回家就是天大的喜事,值得开香槟那种。
为此方孟齐暗搓搓地开心了,心想让你当年把我舍出去,现在老来现世报了吧!
因此,他对于妹妹的到来表示了极大的欢迎。为了让她心里舒服身体更加舒服,他不惜重金和精力,从装修房间到安排她以后的医疗服务,教育生涯,林林总总,事无巨细。
他这样出钱出力,看得正处于低潮期的孟荧也很不好意思,说:“我又不是小娃娃,兄长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