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至道三年三月,宋太宗驾崩,其子赵恒即位,是为宋真宗。分天下为十五路。同年,河西党项附辽,共同对北宋边境施加压力。自此,北宋内忧外患,岌岌可危……
“将军,斥候来报,归雁山南曾有过人活动的踪迹,似乎是辽人。”
这是一所扎在深山里的,不起眼的小营寨,是戍边宋军的一支一千人的前哨卫军,负责侦查辽国大军动向,同时负责清除附近的小股隐患。
军士口中的将军,叫林夕,是上将军曹彬的得意门生,曹彬因为十年前岐沟关之战孤军冒进导致大败,从而被降为上将军戍卫边境,林夕十二岁便跟着曹彬一起来了边境,后来长大就领了一个前营将军的官。
“辽人?有多少人?”
“根据踪迹判断,应该有将近一百人。”
“这么多?难道是辽人意图潜入中原?”
“将军,我们该怎么做?”
林夕思索片刻,旋即做出部署:“副将刘峰听令!立刻率领五百人,前往归雁山下的官道上,严查过往之人,防止辽人化装潜入!”
“遵命!”
“副将李坤听令,率领剩下的五百人,随我进山!”
“是!”
树林之中,数百宋军正悄然行于暗处。很快,前方探报,有一个小型营地,正是那些辽人的营地。
“众军士悄声前进,不可发出太大声响,违令者严惩不贷!”
很快,林夕的队伍就到了辽人营地的外围,在林夕的安排下,包围了营地。
一声响箭,突然出现的宋军把辽人打的措手不及,顿时大乱。
可是,这些辽人的作战能力有些出乎林夕意料。反应过来的辽人迅速结成作战阵型,硬是从宋军包围之中突破了一个缺口。
“将军,有十几个辽人突破包围逃走了!”
营地之中放着很多的扁担,还有不少的包袱。
林夕心中一紧:“李坤!快,你立刻下到官道通知刘峰,这些辽人很可能伪装成了生意人,叫他们一定要严查!”
“众军听令,向南搜查!”
很快,一队商人远远从官道上走了过来。
“去,拦住那些人。”早已得报的刘峰格外注意这支奇怪的商旅,于是命士兵拦住他们。
士兵把这些人拦了下来,二十来个人,挑着一些山货。
刘峰上前盘问:“你们是什么人?”
这边为首的人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话:“大人,我们都是附近乡里的村民,最近大家都收了不少山货,所以大家合计着挑些山货,一起来沧州附近做些买卖,赚些银子花。”
“好,检查。”
一边检查,刘峰一边盘问起为首之人:“你是哪里人啊?”
“草民是沧州人。”
“哦……怎么样,有什么问题。”
“回将军,都是些山货,没有夹带。”
“好。老乡受惊,职责所在,抱歉了。”
“谢将军。乡亲们,走了!”
“等等!”
“将军,还有事么?”
“我还没让你们走呢……你们是老百姓,可老百姓……怎么都带着刀啊。”
“啊?将军玩笑了。”
“衣服里是什么?”未等他出言解释,刘峰一把抓住其腰后的刀鞘,将之扯了出来,“搜!”
那人的面色骤然紧张起来,一柄短刀从袖中探出,猛然刺向眼前的刘峰。余下十几人也立刻拔出刀,跟士兵们战到一起。
刘峰左手死死掐住他握着短刀的手,使其不得前进半分,正僵持不下,又一把匕首朝刘峰面门直刺而来。
刘峰惊觉之下,拔剑横拦,手下士兵一刀劈向刺客,他虽极力闪避,却还是被砍中了左臂。
十几人虽然武功精湛,但是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只是打伤了几个士兵,很快被拿住了。
“刘峰!怎么样!”此时,林夕正好从山上下来。
“都在这,擒住了。”
“带走吧,把他们绑上,押回大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