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自从接手了科举的出题任务之后,江夏就第一时间将张良介绍给相里安。
现在,相里安负责科举理工科的部分。当然现在的理工科分成为两科,格物和算学。
张良负责文科的部分,大概就是国策之类的题目。
要说理工科,江夏还能稍微指点一二,文科就抓瞎了,这也是他迫不及待抓张良壮丁的一大原因。
政哥当时特意将科举的题目交给江夏负责,江夏差点没有把自己头发都薅秃了,每天跟相里安那些墨家弟子讨论出题的方向,理工科的占比等种种问题。
可文科类的题目才是真的让他头秃,曹参等人送来的题目,他都不是很满意,甚至他还抓了胡亥、子婴等人的壮丁。
可惜的是,这些人送来的题目,大多很空泛,上来就是“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大概就是说尧这个人太伟大了,人们找不出词来形容对他的赞美,他的功绩也太卓越了。
就这?
江夏甚至不知道曹参写了一道这样的题目,到底是想得到什么样的答案。
希望学子们夸奖尧?
还是顺着夸奖政哥的功绩?
就……
不能说毫无用处,只能说一无是处。
就算学子们真的答的非常完美,又能怎么样呢?
说明这个人学习成绩特别好?什么擅长溜须拍马?
那对治理地方有什么用呢?
当时他甚至想,实在不行的话,就直接让学子们随心所欲的发挥,自己想提出什么样的建议写上来,以此来大海捞针。
还好,张良来了!
张良应该能解决这样的小问题吧?
江夏吐出口气,双手揣兜,看了一眼争论不休的相里荣、相里安父子,慢慢走出了房间。
一边走,江夏一边问英布,“这几天跟踪……周不疑,有什么收获吗?”
周不疑,就是张良给自己取的化名。
据说是因为张良的母亲姓周,他打算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不疑,所以就取了这样的化名。
但不知道是不是江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