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就在香港全界还在庆祝回归祖国的时候,一场前所未有的亚洲金融风暴,依然拉开了序幕。
早在1993年,瑞士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之上,新加坡一位年仅38岁的新闻部长语惊四座:亚洲将会成为全球经济的领袖。因为根据计算,如果亚洲经济一直以之前6%的速度发展,到了2000年,东亚经济将占全球的30%。
世人都在日本地产泡沫危机破碎之后,嘲笑曾经的日本官员及财团是何等的嚣张,居然号称要买下整个美国,然后再租还给美国人去住。可当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又何尝不是一样呢。
彼时,腾飞的亚洲经济创造了一个划时代的经济奇迹,世界银行不惜花费巨资邀请大量专家来研究亚洲国家崛起的动力与机制,因为在二战之中,亚洲的损失比欧洲还要大,可后续的经济发展速度,却远超过了几乎没有受到战争影响的南美洲、非洲、东欧等地区,也就中东靠着地下的石油,稍微好一点。
整个亚洲,在经济方面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旅游、港口贸易、机场、汽车、电子、金融、基建都是吊打除了欧美的其他所有国家,发展速度更是离谱,甚至超过了欧美早年发展的时候。
特别是亚洲四小龙四小虎,更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奇迹,太平洋经济圈呼之欲出,全球的经济都关注到了亚洲,特别是东南亚。
相对于亚洲经济,欧美国家则是陷入了经济停滞的状态,也就美国靠着硅谷企业,数据上稍微好看一点,一些学者甚至提出了“西方衰退论”,唱空西方,唱多东方。
这其实是明显的“捧杀”,但很多人还是上当了,东亚国家,为了经济上的进一步成就,开始了各种“高风险”操作,反正,只要亚洲经济不崩盘,那风险再大,也不会转为现实。
整个东亚完全是飘了,特别是当很多美国人开始为东亚老板打工时,更满足了他们的心理变化,颇有种20年前,香港英国人为华人打工时,社会舆论上的开心。
甚至,连阿根廷、澳大利亚,都意图加上东亚的东盟自由贸易区,完全不顾自己的地理位置,有点像小日本曾经提出“脱亚入欧”政策了。
然而,这一切,其实不过一场梦而已,一场由热钱带动起来的泡沫,到了1997年,也差不多要破灭了。
东亚最早期的发展,根本原因是集装箱出现之后,海洋运输成本急剧降低,加上欧美人工太贵、工会吸血等因素,也意图将增加境内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出去,这个时候,平均教育还行人又多的部份亚洲国家,就成了最合适的转移位置。
大量工业的迁入,自然带动了经济发展,可人类经济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当经济有点成绩后,伴随而来的吸血虫地产金融也会随之而来。
本地资本以及海外资本都发现,建厂哪有炒房子赚钱啊?于是大量资本,就进入了。
问题就出在这了,这些国家,与内地不一样,为了吸引外资,是不限制外汇管制的,这就是说,外资在国内赚了钱,是可以随意离开套现是。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海外大资本投入十亿美元,进入东亚一国的地产市场购买物业,而几年后该国物价涨了5倍,不考虑汇率与税务问题,那再卖掉套现离开的话,就等于从该国净赚40亿美元,这么大一笔资金,本质上就是无数万工人,以血汗钱换来的外汇,然后又被外资给卷走了。
更不要说,进入房地产市场还可以使用杠杆,同时本土企业,也能这样操作兑现美元。
同理,股市也是一样。
当国际游资觉得你国家经济还可以,未来经济会越来越好的时候,他们就会带入大量的资本进入,而房地产与股市属于进入的人越多,数据越好,于是大家你好我好一起好,可一旦到了差不多的时候,大量资金准备离场,那就是崩盘的开始。
这就如同银行被挤兑一样,哪怕是一家业务正常的银行,也是扛不住挤兑的,同理,一个正常国家的外汇储备,也是扛不住大量曾经投入而现在升值数倍乃至十倍的资金再撤出的。
一旦真的发生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